第430章 票房收益(第二更)(2 / 4)

,投资人被坑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这个算是进口影片直接走院线渠道就好了。

更是让好莱坞的公司咬牙的是,这孙子根本不做宣发,但是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没办法,谁让欧洲在时尚与地位上面,遥遥领先呢,虽然老美的有钱人对于落魄的贵族嗤之以鼻,但是还一边效仿别人的生活。

经销商们也不会要价太高,与其他大片一样的排片,分成就可以了,因为这个电影自带广告,然后还带周边。

然后约定12月24在北美统一上线,然后玩具也开始铺货了。

玩具早就运输到了老美的各个经销商的仓库里面,当然这个量就太少了。

这个时候统计票房很慢,到了下午的时候,孙爱国这边才接到消息,昨天欧洲的电影票房是460万美金,主要是第一天试营业,虽然口碑不错,但是院线都比较谨慎,上座率几乎达到90,因为有些高端的电影院,比如诺丁山这种,带沙发,带咖啡,茶,包厢的就没有满。

刘海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稳了。

欧洲票房出来之后,刺激的老美的院线不要不要的,可惜胶片还没到位,经销商雇佣了安保人员,看着每一卷胶片,这那里是胶片,这就是印钞机,院线也加强了安保力量,毕竟院线也不想有盗版的产生。

12月21日,欧洲票房964万美元。

12月22日,欧洲票房1230万美元。

12月24日,欧洲票房1350万,因为院线最大也就排这么多了,临近圣诞节,要为其他电影腾出一些地方。

12月24日,北美票房1150万。

12月25日,欧洲与北美票房加起来2870万。

12月26日,欧洲与北美票房加起来2430万,因为竞争激烈。

12月27日,星期天,欧洲与北美票房加起来突破了3000万,因为不少电影院加场了,不要说按时下班,只要老板给足够加班费。

正式上映七天,北美与欧洲总票房接近1.3亿美金。

当然伴随的就是玩具脱销,其实本来也没什么,但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没有越想要,玩具商人不得不规定每个孩子就买一个。

伴随着寒假,变形金刚玩具在孩子们手里频繁出现,然后电影票房一直走高,在后面一个星期,每天都没有低于3000万的。

当然这也招致了一些麻烦,北美某些汽车公司就以动画片是给某汽车公司打广告嫌疑对某公司进行起诉,这让好莱坞电影公司无语了,你丫的这样都赢了,我们这些广告植入的不都得完蛋?

还有专家批评这就是一部异想天开的广告,根本不是电影,不应该进入电影院。

反正不管怎么说,票房一直高到了71年1月4号,因为3号是星期天,总票房这个时候达到了2.5亿美金之多,这是北美与欧洲。

虽然说票房降低了,但是后劲很足,每天平均上座率都在70以上,票房也在2000万以上。

这让很多电影公司羡慕嫉妒恨啊,因为这什么变形金刚就没有宣发费用,或者说很低,就在自己家的商店里面播放一些样片吸引小朋友。

其他什么007之类的,多少宣发费用,到处路演,接受采访,买电视新闻,制造热点。

这个时候,国内的领导一脸懵逼,其实国内领导没想着票房,就想着挣五百万英镑,毕竟这动画片挺扯的,什么汽车变机器人,难道汽车成精了?

剧情也比较那啥,简单,没啥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不是好动画片。

但是半个月2.5亿票房,按照一美元一个人来算的话,就有2.5亿人看了这部动画片?

而且根据经销商那边专家估计,突破4亿没问题,5亿也敢想,毕竟还有其他地方,70年的南美,小本子,南半岛都很有钱的。

领导们赶紧拿合同出来一看,好家伙,这就收入过亿了?

经销商也没想到会卖这么多,按照欧美电影制作方大概可以分3540,发行方可以分5—10,院线510,影院5060。

经销商这边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收益,当时就约定了,除开500万英镑的投资,剩下的利润自己分50,内地分44,剩下的6给编剧。

因为本身还给自己代销的汽车打广告,还有玩具周边什么的,另外关键是第一季,后续还有第二季什么的,爆火不爆火自己都亏不了多少。

因为经销商又是制作,又是发行,另外还与院线谈的比较好,所以能拿一半的票房。

2.5亿的44,这就1.1亿了?

在家里啥都没干,这就要进账1.1亿了?

当然也有部分人注意到,编剧作者分6,这个其实行业是5,但是很多先要给一笔钱给作者,而且经销商也知道不是一般人,所以给6,反正有的赚才有的给。

一时间把领导都整不会了,很多厂子累死累活的,这?

<divclass="contentadv">当然现在还没尘埃落定,不过上级领导这边得到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