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你这叫改?(第一更)(2 / 3)

经完成了不少,正在做内部的各个系统。

这边动力要是出问题就麻烦了,可以预见的制造进度就会拖后腿。

不过孙爱国相信刘海,看着眼前的大家伙,在刘海的操作下,顺利的点火启动。

刘海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自己理论上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实际制造出来不一定没问题。

不要说新组装的发动机,就是有时候修理发动机拆了之后重新装上都不一定能够顺利启动,出现这种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一个很小的疏忽而已。

好在维修科的一帮子人都是经常做发动机的,而且不止做了一款,组装出来完全是没问题的。

点火试验成功之后,后面就是不断的试验。

“接下来这边就交给你们了。”试车成功之后,后面的试验刘海就没精力关注了。

飞机本身内部的各个系统也是十分关键的,货运飞机只是基础版的,客运飞机还要在货运飞机基础上进行更多系统的安装。

所以货运飞机内部的这些系统刘海必须要盯着。

内部液压控制的各个管路安装,调试,还要预留检修口。

虽然说这些液压管路电路都是暴露在货机内部的,但是是看不见电路的,因为有一条管路,线路就是从管路里面穿过去的,管路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线路,在装运货物的时候避免磕碰。

所以检修口还是在外面,比如某些线路的保险还有液压管线的检修口。

检修口的预留也是有讲究的,这个以后也会用在客运飞机上。

还有内部的供油系统等等的,刘海要全部盯着那边,这边就没有精力来看着试车了。

飞机内部的液压系统布置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压力试验。

压力试验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比如搞装修的时候自来水,压力有人认为压力越大越好,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管路的接口以及管路都有一个最高的值,一旦超过这个值的话,那么管路很可能会被压力造成暗伤。

这也是为什么有个标准测试压力,只要在标准测试压力下,测试没问题就可以了。

不过二战这种飞机的内部系统也是比较简单的,这其实也方便了刘海,如果说上来就是现代民航飞机那么复杂的系统,说不定刘海自己都要设计到崩溃。

现代的民航飞机内部系统太多太多了,真的是需要一个上百人的团队,设计好几年才能成功。

这一段时间,刘海正常上下班,包括飞机制造车间的工人,因为这种刚开始制造的样品并不需要工人加班,让工人好好休息,第二天才有更多的精力上班。

二战时候飞机的组装也并没有多苛刻的要求,现代飞机就不行了。

装配工艺十分复杂,一颗螺丝该拧多少圈基本都有规定。

因为在某些地方的螺丝,它整个几颗螺丝组成一个受力结构,一旦某一颗螺丝拧得过紧,那么整个的力量就会在这颗螺丝上体现,很容易造成这颗螺丝损坏,甚至崩坏。

所以这一圈的几颗螺丝都要拧一定的圈数,让几个螺丝承受力量。

现代飞机很多的装配还是采用手动,这是因为曾经有飞机,因为电动工具故障导致直接损坏了飞机机体结构。

飞机机体结构一旦损坏,就没办法说修车那样修修补补或者加个垫片什么的。

这也是现代飞机制造比较缓慢的原因,各个零部件的装配技术要求较高,可不像修车那样拿着风炮对着螺丝一阵突突突。

二战飞机的装配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再加上摩托车厂的工人已经习惯了标准化操作,不会说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螺丝该领多少就拧多少,铆钉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当然飞机上的这些零部件还要再次进行筛选,对于一些有瑕疵的零部件,比如一些铆钉什么的,就不会使用。

在刘海不断的监督指挥下,飞机的机体逐渐成型,内部各个系统也逐渐完成,并且进行了通电试验压力试验。

维修科那边制造的发动机,也陆续的制造出来,并且进行了试车。

现代所有的飞机发动机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一定时长的运行测试。

刘海这个发动机也是一样的,每个飞机的发动机都要在车间试车,达到一定的时间,并且是连续不间断的试车。

66年九月底,飞机车间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候,那就是组装飞机最关键的部位发动机。

两台发动机被送到了飞机车间,今天来这边的领导就很多。

几个部门的领导厂里面的领导,大家都带着头盔,站在绿色的安全线之内。

当行车吊开时运行的时候,所有人必须要离开红色区域。

非工作人员不允许站在黄色的区域之内。

这其实是为了厂里面工人的安全,当然飞机车间这边安全要求很高,并且这边也是保密车间,所以工人遵守规章制度,要比其他车间要好。

“这飞机看着不像c46?”负责航空部门的领导看着眼前的飞机,低声的说道。

孙爱国上去汇报的时候,说的是仿制c46,只是有些改动。

所以上级的各个部门一直以为摩托车厂仿制的是c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