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自己搞(第二更)(2 / 3)

阵地打轻型装甲目标甚至迫击炮阵地,这就很简单了。

这样的子弹击中迫击炮弹的箱子,直接就会引发炮弹轰爆,整个迫击炮阵地基本上就会被摧毁。

枪响之后,一行人迫不及待的就跑到了一千米以外的靶子。

看着被穿透的20毫米厚的钢板,虽然这不是装甲钢板,但是也是让在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一千米外穿透20毫米厚的钢板,哪怕是普通钢板,这威力代表着什么?

孙爱国并没有当场问刘海这子弹有什么特殊,看着也不一般。

等到了车上面,孙爱国才迫不及待的问道:“小刘,刚才威力最大的子弹是什么?”

“这是钨芯穿甲弹……”刘海就开口解释了一番。

“你这边写一份资料,然后把子弹再造一些,我随后送到部里面去验收。”其实刚才孙爱国想拿起来打一把的,不过考虑到试验流程就没有那样做。

狙击枪生产出来并不是说马上就用真人来测试,必须要连续的进行试验,看看承受力如何。

枪膛枪管这些究竟能用多少次?

贸然的用人去试验的话,也许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这也是刘海要求这样做的。

刘海也很想拿起狙击枪亲自打几枪,但是不可能的,孙爱国也不会让自己这样做。

“这比重机枪都厉害。”孙爱国只能用自己贫乏的语言来表达。

因为在孙爱国的印象里面,重机枪算是枪里面最厉害的。

刘海点点头,心里嘀咕:“您老要是见识到14.5毫米机枪的威力就知道了,那玩意儿使用的是14.5×114的子弹,威力堪比20毫米机炮。”

孙爱国这边刚回到厂子里面,一机部领导电话就打来了,靶场那边负责人已经先打电话汇报了,主要是这把枪太变态了。

部队领导听到这话,开始还有些不相信。在靶场负责人再三保证下,还有说是摩托车厂的人来试枪,部队领导就赶紧的给一机部领导打电话。

一机部领导也是纳闷啊,怎么没人给我汇报,正好也找孙爱国有事情,就让孙爱国来这里一趟了。

孙爱国只有屁颠屁颠的去部里面汇报工作。

“小刘同志去年上半年就说做狙击枪,当时我以为是做小口径的狙击枪,没想到他做的是12.7毫米的狙击枪,当时听了我也吓一跳。”孙爱国坐在一机部领导面前,一边抽烟一边开口说道。

这个时候的领导喜欢抽烟,其实是因为当年战争年代,用来缓解焦虑的,比如打仗之后,打仗之前什么什么的。

“您老是没看见呢?一千米的靶子,20毫米厚的钢板都穿透了,有了这玩意儿,敌人的重机枪,还有迫击炮,算个什么?”深爱国激动的说着,刚才打靶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

一机部领导听到这话没好气的说道:“伱就不知道喊我一起去看看。”

“我这不是心里没底吗?准备试验之后马上就来汇报工作,我已经让小刘同志准备资料,让部里面验收了。”孙爱国赶紧解释,这也是正常流程。

“小刘同志设计的这一款新子弹,我个人感觉可以做成同样的炮弹,威力更大。”孙爱国又说起了刘海说的子弹。

一机部领导听到这话:“是什么样的子弹?”

孙爱国就简单的介绍了一番,一机部领导听到介绍之后,也是点点头,这个后续让部里面的人研究研究。

“对了,冷藏车那边你还是要把责任承担起来,筹备两个冷藏车制造车间,一个月产量至少500台,这是今年的产量。”一机部领导一边喝水一边说道。

孙爱国听到这话,有些不满的说道:“领导,咱们不是说好了吗?这东西交给别人生产。”

一机部领导也是没办法,因为下面各个单位都打电话汇报,就一个意思,冷藏车这个东西我们只接收摩托车厂的,不然我们不要。

领导这边还有些生气,问为什么?

下面的单位理直气壮的说道:换了其他类型的车坏了也就坏了,我们自己修修就好了,但是冷藏车要是在路上坏了,里面的东西坏了算谁的?

还说如果不是摩托车厂生产的,他们情愿不要。

一机部领导这才醒悟过来。以前的卡车在路上坏了,也就坏了,自己能修就能修,不能修就放在那里,回去找人。

但是冷藏车这玩意儿真的在路上坏了,没地方修,里面的东西怎么办?

“老孙,我就单纯觉得你亏的慌。”一机部领导当然不能实话实说,想着从另外一方面让孙爱国自己搞。

孙爱国有些不理解的看着领导,领导才开口解释:“你看啊,冷藏车本身平台是你生产的,核心的冷藏设备,是你生产的,你把最重要的东西全部生产了,配套厂拿去安装一个车厢……。”

被领导这么一说,孙爱国一下子愣住了,好像是这个道理,车子是自己生产的,冷藏的设备是自己生产的,其他厂就搞个车厢?

“这都不是关键,你说你要是把好好的设备交出去,他们生产出来的,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你觉得是不是浪费?”一机部领导又开口说道。

“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