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热情好客的沂州人(2 / 3)

托身锋刃里 一碗杜康 2078 字 1个月前

进去。”

“……吔?”

杜乘锋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好在类似的情况,他在兖州已经有过一次了,当时他那些士兵也是觉得他的兵刃有问题,不让他进城——所以杜乘锋觉得,他只要跟上次一样,亮出自己蓟州军械总管的官方身份,那这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可谁能想到,哪怕他拿出了印绶,那些沂州城的士兵依旧摇头。

“这个不能进,这些都不能进,人可以进去,但是这些兵刃都必须留下来。”

“……你们认真的?”

杜乘锋感觉自己应该是听错了。

“我可是蓟州军械总管,随身带点兵刃也很正常吧?要不你们再想想?”

“这是沂州城的规矩。”

眼看着杜乘锋居然还不放下兵刃,士兵们便干脆放平了长矛。

“别难为我们。”

“那你们也别难为我。”

杜乘锋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

沂州城有规矩,他能理解,但要他留下兵刃,这件事却是他绝对没办法接受的——来到这个世界也算有段时日了,杜乘锋却也已经知道了兵刃的重要性,这是最可靠的战友,是最亲密的伙伴,只有将这些兵刃带在身边的时候,他才能确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能凭自己的力量去应对。

说得严重点,如果手边没有这些兵刃的话,他晚上甚至都会睡不着觉。

更何况,这些兵刃之中,还有他最待见的那杆大戟。

“就不能通融一下吗?我真的是军械总管。”

“规矩就是规矩,这个通融不了。”

就在这城门口气氛剑拔弩张,杜乘锋这边也准备动手的时候,却有一身劲装打扮的佩剑男人越过一众士兵走了出来。

引人注目的是,在这男人的腰间,还斜插着一柄带着锈迹的铁尺。

“虽然通融不了,但是这沂州城里面的东北角还有一座老旧兵营,眼下却是空着的,你是武官,带着兵刃进驻也是理所当然,只是这些东西别带到街上就好,毕竟这里不是北地边境。”

“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居然有办法把东西带进去,杜乘锋不禁松了口气。

还好,他还以为自己要睡不着觉了。

心情大好之下,杜乘锋便也与这腰佩铁尺的男人攀谈起来——在聊了一会之后,杜乘锋便也知道了,这个叫姜文远的男人是这沂州的捕掠人旅帅,负责的就是这沂州城的治安,而刚才他遇到的事情,却也正好在对方的工作范围之内。

这也让杜乘锋愈发地尴尬起来。

人家这边正常执行命令,甚至还特意帮他找好了合适的地方,能让他在不犯忌讳的情况下将兵刃带在身边,他这边却差点因为要留下兵刃这件事,跟人动起手来,这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没什么不合适的,你毕竟是从北地边境一路过来的,兵刃不离身,这个能理解。”

那个叫姜文远的汉子倒是依旧和善。

“还有你带来的那些俘虏……放心,你带去那座兵营就好,这些人由你亲自看管,没人会抢你功劳的。”

“那就好,那就好。”

眼见得连那些草原甲士们都被想到了,这个名为姜文远的捕掠人旅帅,在杜乘锋的眼中也就变得愈发地顺眼起来。

这是一个心思很细的人,杜乘锋感觉得到,不过这份细腻倒不会让人反感,反倒是让人感觉无微不至——就像现在这样,那姜文远不止是招呼了他,甚至连崔远他们也一块跟着招呼了过来。

当然,在姜文远的眼中,这些人是杜乘锋的亲兵,是跟杜乘锋一起从兖州一路打过来的。

杜乘锋笑了笑,却也没有过多解释,反正能给大伙都落个好身份,也是好事。

至于那些流民,就另有安置了。大部分兖州,还有沂阳县的流民,都被这沂州都督府的主簿带了下去,都督府会找地方安置他们,并且给他们一些营生,这样能让他们在这沂州尽快有一些立身之本。

只有少数流民,还有杨家堡的乡亲们,吵着闹着要跟杜乘锋一块进城。

而这个堪称无礼的要求,那姜文远居然也接受了。

“反正那个兵营很大,就算你们都住进去也没问题。”

姜文远笑了笑。

“这种情况能理解的,毕竟都是本乡本土出身,他们又跟你这么久,自然是不愿意分开的……都去吧,大家都去,都是自己人,自然要阖家团圆才好。”

“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杜乘锋却觉得这个姜文远更顺眼了。

连这种忙都愿意帮,看来这沂州城也还挺有人情味的——原本他还以为,这沂州城里规矩挺多,自己或许会过不舒服来着。可是现在看来的话……好像也还行?

那确实是还行,这姜文远不止帮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还亲自带人,一路将他们护送到了沂州城东北角的老旧兵营之中。

就像姜文远所说的那样,这座兵营确实是空的,不过看起来倒是没有什么年久失修的样子,只是建筑稍微带了点老旧,至于建筑本身,看起来应该是用来训练新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