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学习航运的机会(2 / 2)

货轮,当然不愿意。

哪怕船王身价更高,他在内地投资是为赚钱,不是为了亏损,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链。

“几艘的话,也是过亿美刀,是有点多。”

不只是房地产行业,海轮运输行业其实也是高杠杆运作,一艘三千万美金的轮船,买主支付的资金可能只有三百万美金甚至更低。

其他的全靠银行贷款,然后再慢慢的经营货轮,以还得贷款本息。

包船王抛售旗下轮船,就是为了降低旗下环球航运的负债,现在再让他贷入上亿美元,购买未来必然亏本的货轮,这谁也不会答应。

包船王苦笑道:“刘生认为我该怎么做?”

刘志成笑了笑说道:“我建议包生接下这个订单,顶多数量少一点。”

包船王一脸茫然看着刘志成,没等他说话,只听到刘志成继续道:“虽然包生不看海运市场,但不至于全部放弃,而且以前包生主要是石油运输。”

“其实我觉得,包生可以布局国内货柜运输市场,国内既然要发展经济,物流运输就少不了海运,未来肯定会很高。”刘志成。

包船王一边听,一边点头,对于刘志成的分析比较认同,而且对于刘志成的独道眼光,感到比较惊讶。

“刘生分析得有道理,其实国内的想法很简单,他们有能力造远洋货轮,由于没有知名度,就没有海运企业下订单。”

“他们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希望我先来下个订单,为他们进军国际市场作宣传。”包船王。

“包生,我预测国内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大发展,进出口肯定不会低,那肯定需要海运支持。”刘志成见包船王还有些犹豫,说道:“要不莪也投一股,我们一起合营?”

“合营?刘生这么看好内地海运市场?”包船王惊讶的问道。

“是看好海运市场的后市,我只是建议,包生不要有任何难做。”刘志成笑道。

刘志成想通过包船王学习航运经验,现在有这么个小规模船队,学习机会难得。

毕竟,航运业也只是这几年难过,到了九十年代又是暴利时代。

包船王考虑一下,笑道:“好,我们回港后祥谈。”

看样子包船王还需要回去和手下团队商量,毕竟船王开始日落西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英雄气概。

………

第二天早上,陈局长就带了一些资料来宾馆,刘志成只好亲自招侍一番。

这是一份昨天约定关于成立合资风扇工厂的资料,里面有很多家电工厂。

刘志成大概看了一眼,其中夹带有电子厂的资料,看样子陈局长还没有死心。

刘志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挑选了几家家电工厂的资料,递给了霍海清。

他挑选这些,位置、规模都不错,这些东西属于技术类,需要专业人才去查看,交给霍海清去考察是错不了的。

收好资料后,刘志成缓缓的说道:“陈局长,合资建厂方面,涉及到的事情比较多,即使今天我定下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协商,双方达成了协议才算成功,但请放心,我会盯着此事。”

哪怕刘志成有‘先知’金手指,知道内地的改开会越来越好,但在当下,合作也不能随便。

投入多少资金不重要,主要是在一些法理层面上,需要在协议上确认,免得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当然,我们希望和志高国际这样的国际企业合作。”陈局长笑着道。

“好,我也希望早日确定合作。”刘志成也笑了笑道:“昨天我和陈局长说的研发中心的事,什么时候会有信。”

“这个刘生放心,我已经上报了,但他们可能还需要开会研究。”陈局长说道。

“多谢陈局长了。”刘志成开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