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炽盛杀机(2 / 3)

汉家功业 官笙 2263 字 1个月前

也会是致命的缺点,该稳重的时候稳重,该激进的时候激进,这才是该有的行事风格。”

荀彧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刘辩的急切了,不默默许久,道:“臣领旨。”

刘辩微笑着点头,道:“朕待会儿会召见大司马府与刑曹尚书,命他们调集兵马,对北方各州的匪患再一次进行清剿,尚书台对州郡县主官的轮调要继续,配合御史台与吏曹的京察,澄清吏治,是尚书台的当前要务……”

荀彧作聆听圣训状,心里倍感压力。

待等与荀彧讨论完,刘辩又召见刘虞、皇甫坚寿,第二天又是各种朝议,大小会,忙的焦头烂额,脚不沾地。

而另一边江东的局势也在不断演化,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首先是孙坚病死,吴郡暂时成了无主之地。

而袁绍与公孙瓒大战正酣,无暇理会吴郡。

刘表则上书表达了对刘辩、对大汉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是以,他拥兵不动,尽数将荆州收入囊中,明显是要坐观天下风云变幻,以待时机。

士燮则更为低调,言称忙于剿匪,无暇他顾。

朝廷的眼中钉的董卓,已经占据了除颍川外的所有州郡,并且对兖州多有试探。

左右逢源的吕布反倒是高歌猛进,将刘备赶出徐州,打到青州后,依旧追着不放,攻占了青州七八个州县,直到司马防亲自带兵赶来,与刘备合兵,这才堪堪抵挡住。

另一边,曹操返回了颍川,厉兵秣马,眺望着相县。

许县,官衙。

后堂之内,曹操,郭嘉,曹仁,夏侯惇,乐进,夏侯渊,曹洪,杨修,司马懿等一大群人,围绕在地图前,正在商讨禁军策略。

杨修双眉紧锁的盯着地图,道:“将军,从这里进兵相县,要经过诸多要地,这些地方,基本上都被修建为要塞,易守难攻。”

曹操面无表情,威严自顾,并没有出声。

上一次,他就被董卓卡在回下关,而后连番中计,以至于大败!

郭嘉喝着酒,道:“进兵的不止是我们,南方的公孙瓒,袁绍,刘表都会发兵。”

杨修看了他一眼,道:“我们只有三万兵马,无法与董卓正面相抗,最好的办法,还是合兵一处。”

曹操神情微动,抬眼看向司马懿,道:“你怎么看?”

司马懿慌忙抬手,打乱了地图,急急扶正,却又更乱,好一阵子才抬手向曹操,道:“回将军,下官赞同主簿之意,当合兵一处,集中兵力,与董卓决战,尽早剿灭董卓!”

曹操狭长双眼微眯,审视着司马懿。

他不喜欢这个少年人,这个人礼数太过周全,说话滴水不漏,但行事却总是出差错,像是一个初出茅庐,胆小卑怯的稚子。

但司马懿出自颍川大族司马家,是有名的才子,这样的人,会是这种反应吗?

“合兵?”

曹操余光扫过所有人,淡淡道:“袁绍是后将军,这些是他们的事。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进兵,寻找董卓破绽,一战而定!”

郭嘉喝着酒,仿佛没听到,更没有说话。

杨修仔细思索,道:“将军,怕是不易,朝廷如此大张旗鼓的征讨,董卓必然不会贸然出兵,想要寻找董卓破绽,就得先破路上的那些关隘,这对我们很不利。”

如果曹操还有五万大军,倒是可以打过去,但曹操现在只有三万兵马,而且士气大丧,董卓又不是黄巾军,寻常手段,根本不能用在他手上。

曹仁,夏侯惇等人并没有说话,都在等着曹操的命令。

曹操对于这件事想了很久了,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转向郭嘉,道:“奉孝,你怎么看?”

郭嘉一怔,放下酒壶,道:“将军,粮草筹集的怎么样了?”

曹操闻言,下意识的就思考郭嘉的话外之意,道:“目前粮草还能支撑半个月。”

以往曹操筹集粮草,基本上都是沛国、梁国以及老家谯县等地,现在这些地方全数在董卓手里。

北方那些州郡,曹操不敢伸手,是以曹操的钱粮肉眼可见的捉襟见肘。

郭嘉沉吟一阵,道:“将军,借粮吧,向刘表,公孙瓒,袁绍……凡是能借的,都借一遍!”

曹操看着郭嘉的神色,思索半天,不得要领,道:“奉孝的意思是?”

杨修,司马懿,夏侯惇,曹仁等人全数都注视着郭嘉。

郭嘉在曹营中,有时候说话比曹操还管用。

郭嘉喝了口酒,微笑着道:“短时间内,应该是打不起来的。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事,最多十天半月必然有个结果,到那时,怎么打,打不打,不由将军说了算,而是后将军的事。”

曹操双眼微睁,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曹操一人独木难支,‘讨董之战’,必须要有袁绍参与,至少,各方要保持默契!

“将军,”

这时,司马懿小心翼翼的道:“下官认为,从西面进攻不利于我军,若是能合兵,最好从南方,迫使董卓腹背受敌,两线分兵。”

郭嘉目光微亮,第一次认真的观察司马懿。

司马懿躬着身,低着头,谦卑有礼,完全不像骄傲的世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