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怒气(2 / 2)

汉家功业 官笙 1757 字 1个月前

他们自然也清楚这些数字有水分,而且是大水分,可这已经是他们尽全力的结果了。

地方上势力盘根错节,他们尚书台的命令还不如当地士族管用,能取得这些数字,已经是各地州牧、太守‘拼命’的结果了。

“确保?”

刘辩语气冷漠,继而道:“对于各地州县的县令,要进一步整训、轮调、补缺,对于制度上的变革,要强力推进。今年的联考,要不拘一格录取人才,不得考虑出身、背景、关系,只要是人才,朝廷都要!胆敢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一律严惩不贷!”

“臣等领旨!”荀彧,荀攸,钟繇三人齐齐抬手应道。

刘辩转头向一直默默无声的刘协,道:“御史台要负起责任来,不要跟他们学,摆样子跟朕看,朕看腻了。”

刘协脸色微变,急急抬手道:“臣不敢。”

刘辩注视他片刻,又看向刘虞,道:“曹操兵败,你迫不及待的要拿他,是为了顶罪吗?”

“臣不敢。”刘虞沉着脸道。

“不敢?”

刘辩心里的火气是越来越多,又瞥了眼荀彧等人,与不远处的潘隐道:“左栗在哪里?叫他来见朕。”

“是。”潘隐应着,悄悄后退。

荀彧等一众人神色暗紧,心头渐生不安。

潘隐刚出去,又进来,不动声色的对着刘辩点头。

“就到这里吧。”

刘辩见着,直接起身,撂下了这么一句。

荀攸领头的尚书台,大司马的刘愈,外加御史台的刘协,全都吃惊的抬头看着刘辩,愣的一句话都没说出口。

曹操兵败,南方局势大变的事,可还没有结论!

刘辩却不管他们,起身后,径直离开。

刘虞见荀彧等人不吭声,急了,追着道:“陛下,董卓一事……”

“大司马府先拿出意见来。”

刘辩摆手,出了崇德殿,直奔宫外。

荀彧,钟繇,刘虞等人面面相窥,什么事情,令陛下不在乎豫州之事,急急出宫?

刘虞只是想了下,便深吸一口气,看向荀彧,道:“丞相,尚书台有何看法?”

刘协闻言,本来想走的脚停了下来,目光落在荀彧脸上。

荀彧沉吟片刻,道:“尚书台的意思,是请大司马为帅,调集各州兵马十万,出山阳郡,讨伐沛国。”

“现在呢?”刘虞道。

刘虞话音落下,众人余光瞥了眼司马儁。

这位刚刚在宫里,接连否定了刘虞的计划。

这些计划,实则与刘虞的大同小异。

司马儁感受到了众人的眼神,抢在荀彧话前道:“诸公,我的意思是,平乱也好,讨贼也罢,不能动摇国本。现在我大汉的国本,便是北方各州的安稳。任何威胁北方安稳的事,一点都不能碰。”

刘虞对司马儁早生不满,面无表情的冷声道:“只是调走一些兵马,这也能动摇北方各州吗?”

司马儁没有在意刘虞的态度,道:“会!尤其是青州,冀州,这两地万不可动。其次是司隶,必须有重兵守护,五万是底线。”

刘虞深深皱眉,对司马儁的话心有恼火。

但这位八十多了,算不得德高望重,可也须顾及一些颜面。

他转向荀彧,道:“丞相?”

荀彧左右与钟繇,荀攸对视一眼,而后道:“张公已不可用,以冀州牧应使君为帅,调禁军三万,加上徐州的刘备,曹操手里的三万,有十万大军,应该够用了。”

刘虞听着这个安排,故作迟疑的道:“应劭是否有些不够,本官意欲亲往,丞相觉得如何?”

荀彧直接摇头,道:“大司马身系重大,不可轻动。”

刘虞与应劭没有什么交情,思虑好一阵子,还是觉得不能将这么多兵权交给‘颍川党’,道:“我再想想,告辞。”

荀彧皱了皱眉,看着刘虞的背影,心里莫名的压力更大。

刘协对台府的明显不合视若无睹,道:“丞相,曹操一事,还须慎重。”

荀攸一路上没怎么说话,此刻出声道:“殿下,这是陛下的意思?”

刘协摇头,道:“曹操手里还有三万兵马,比徐州刘备还多,而且驻在颍川,不论从哪里看,都万分重要,不可轻动。”

钟繇有些会意,道:“殿下,可知陛下心意?”

刘协抬手,道:“我与诸公一同进出宫,平日里鲜少与陛下单独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