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刘备 徐州刺史(2 / 3)

汉家功业 官笙 2268 字 1个月前

!”

荀彧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的震怒,将信递给钟繇。

钟繇仔细分析再三,还是有些听不懂,不由的道:“陛下的意思?”

朝廷完全可以腾出手,趁机先行灭掉袁术!

司马儁看似是要震慑董卓,是不是有意提醒他,袁术现在已自我孤立,董卓、吕布绝对不敢与他结盟,甚至于声援都不敢,还得发声谴责。

钟毓毫不犹豫抬起手,沉声道:“陛下,臣举荐大司马刘虞,亲自领兵出征,调集南方各州兵马,一个月内,剿灭袁术,对一众叛逆,全数诛灭九族!”

这种话题,谁敢落后半点?

刘辩对一众人的表态还是满意的,自身却从容不动,没有多少愤怒之色,道:“朕之前一直说过,不要太看得起袁术。虽出自世家大族,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量小胆怯,猜贤忌能,不是成事之人。对于袁术称帝,朝廷态度要鲜明,坚决,声调要高,但在具体战术上,要有清晰的认知。”

让他毫不犹豫的在大汉朝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建议刘辩发兵,只能说明出大事情了!

刘辩笑容不减,拿起茶杯喝茶,见荀彧捏着信,道:“给诸位卿家都看看。”

司马儁这时又说话了,道:“陛下,袁术称帝,自取灭亡。不妨先命刘备,孙坚夹击徐州的吕布,先行震慑。”

刘备要说没能力,历史上至少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前,一直疲于奔命;要说有能力,也是带过兵,打过胜仗,功劳不少。

曹操在谯县,最重要的,其实是威慑董卓。

钟繇反应的最快,沉声道:“此事太过冒险,一旦不成,或者拖延下去,朝廷支撑不住,一旦北方各州叛乱再起,朝廷或……四面楚歌。”

而卢植的丧礼,几乎是曹操一手操办。

刘辩点头,看向卢毓,道:“卢毓,你替朕走一趟,明确告诉他,除非董卓公开谋反,否则只做警告,不得发兵。”

刘辩对司马儁的话深以为然,道:“卿家说得有理。便依卿家,加刘备为徐州刺史,在传话孙坚,扬州刺史空缺?嗯,等平灭吕布再说吧。”

“刘备?”

他猜测袁术肯定做出了大事情,可这大的太过离谱,离谱的他不敢相信!

袁术,居然称帝了!

荀攸,司马儁哪里还不明白,袁术肯定做了什么天理难容的事!

刘辩微笑不语,示意钟繇继续传阅。

司马儁躬身,道:“陛下,臣的意思,有袁术在前,即便朝廷灭了吕布,董卓也不会反叛,只会坐观风向,等待征讨袁术的结果。袁术而今士气正盛,一旦称帝,将势头无两,董卓不会在这种时候公然叛逆,否则必为天下公敌!袁术已是天下公敌,董卓绝不会屈居第二!”

在以往,刘辩要用兵,荀彧等人都借口没有钱粮,希望朝廷减少兵戈,尽可能的修身养息,恢复元气。

袁术,朝廷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南方的各路诸侯自会主动进攻。

曹操太不令朝廷放心了,尤其是他抢占谯县,引得南方局势大变,朝野对曹操惊恐不安,弹劾不安,至今都没有消停。

荀彧,荀攸,钟繇三人不由得变色,看着司马儁,并没有说话。

司马儁老脸不动,静静的看着这封信。

刘辩看着司马儁,点点头。

加上九江郡的袁绍兵进丹阳,便是三面围攻。

而扬州的东面是海,袁术相当于被关门打狗了。

但是有士燮从南方进攻,刘备从吴郡出兵,这已经是南北夹击了。

卢毓将曹操,当做了半个兄长,而曹操对卢家感恩戴德,逢年过节,有什么事情,从未忘记过卢毓。

“臣领旨。”

荀彧仔细分析着局势,待等二人说完,抬起手,道:“陛下,臣举荐刘备为徐州牧,吕布为沛国相,命吕布迁防沛国。”

或许是有了这段时间缓冲,司马儁没有都是异样,待等仔细看完,沉吟着道:“陛下,袁术篡逆,天理难容,怕是不等朝廷下旨,南方有很多人会主动起兵讨伐。”

荀攸欲言又止,心头有种难言的古怪,慢慢将信递给司马儁。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士家即便有整个交趾,也不会有多大的实力。

“臣领旨。”

“臣附议!”荀攸毫不犹豫的跟上。

荀彧的意思,张温是表面上的主帅,而袁绍与曹操相互制衡,确保平乱顺利又无人能独大。

司马儁的意思很简单,主动起兵讨伐,未必是出于忠于大汉,也有可能借机扩大实力,抢占地盘。

荀彧躬身,而后道:“陛下,是否请大司马一同商议?”

荀攸等人陡然醒悟过来,似乎陷入了司马儁的话里。

“陛下!”

这是一种不可逾越的底线!

刘辩余光瞥向其他人,道:“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哪怕到了现在,刘辩已然不给他。

荀彧对刘备不怎么了解,道:“陛下,交趾改交州的事,臣认为可以施行了。”

这个‘行险’,成本太高,后果太严重!

刘辩想了想,摇头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