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九卿之首(2 / 3)

汉家功业 官笙 2627 字 1个月前

刘辩这边逛着,左栗也迎着刘璋入了洛阳城。

刘璋三十不到,白白胖胖,见谁都是笑呵呵的,说话温温吞吞,很是知礼。

左栗骑着马,在刘璋边上,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大宅门,道:“刘都尉,前面就是大鸿胪,你暂且居住在这里。”

刘璋看了眼,脸上堆笑的道:“甚好甚好。”

左栗在马上晃晃悠悠,余光一直盯着刘璋。

他已经得到密报,说那刘焉在益州骄纵跋扈,所有一切器物,皆是比照天子,反心昭然若揭。

刘璋感觉到左栗的目光,仰着脸,陪个笑呵呵。

左栗回了一个越发阴翳的笑容。

刘璋脸色一僵,然后勉强的继续陪着笑。

‘这家伙……’

左栗眨了下眼睛,心里有些怪异。这人是真傻还是装的?

不久后,左栗将刘璋安排入大鸿胪,布置好盯梢,迅速回到黄门北寺狱。

一间暗室内,只有一盏灯,将这个石室映照的一半亮一半暗。

亮处,左栗面无表情,双眼冷肃。

他身前站着九个人,全都蒙着脸,只露出一双眼睛。

左栗挨个扫过他们,语气冰冷,道:“你们的任务都知道了?”

九个人没人说话,只是重重点头。

左栗冷哼一声,道:“做好了,荣华富贵,要什么有什么!做不好,你们心里清楚!”

九个人猛的单膝跪地,头磕在地上,一言不发。

左栗抱着手,俯视着他们,道:“你们的身份,只有我知道,暗语只有你们自己清楚,即日起,你们前往雒县,绵竹,成都,按照我的交代去办!”

九个人抬手,而后快步从密室走出。

左栗看着他们走了,自语道:“还得再派些人去豫州。”

……

太常大门前。

王允背着手,一脸淡漠。

他身后站着洛阳六部尉,左部、右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尉。

在他们身后,是林立的差役、兵卒,密密麻麻,占据了所有道路,一眼看不到尽头。

王允看着六人,道:“从现在起,一切不法事,即刻逮治,不论尊卑。”

他语气平淡,好似寻常一样,没有半点威严。

“下官遵命!”六部尉却心神一凛,齐齐应声。

这位王公现在大权在握,掌握着天下人的官帽子,谁敢置喙,那就是‘冗官’!

王允嗯了一声,转身进太常内。

蔡邕苦笑着抬起手,道:“多谢王公。”

蔡邕以前是议郎,王允是尚书,官位差不多;现在两人一个是太常,一个是佐相,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王允面无表情,道:“太学、鸿都门学太不像话,要坚决裁减,决不能退让!”

“是是。”蔡邕应着,心里一直在考虑怎么善后。

他肯定是不能退让的,要不然,颜面何存?

但即便这样,他也是丢了大脸,要被朝野嘲笑了。

蔡邕是读书人,名声卓著,更是要脸!

王允知道蔡邕品性,更知道他的能力,道:“北部尉,我暂时交给你。”

蔡邕神情犹豫,派兵卒进太学,可不是小事情。

王允见他犹豫,直接道:“我听说,太常里,有内侍?”

蔡邕脸色微变,连声道:“好,我听王公的,不要惊动内侍。”

刘辩上次就觉得蔡邕做事拖沓,缺少魄力,是以派了个小黄门在太常。

如果让小黄门介入太常,那蔡邕的脸面就丢的更大了。

王允对蔡邕还是不放心,但有北部尉盯着,倒也脱离不了他的掌控。

他很忙,没空多耽搁,处理完太常的事,急匆匆的走了。

蔡邕送王允出了门,回头看着乱七八糟,天翻地覆的院内,眉头紧拧,心烦气躁。

“父亲。”

蔡文姬一身素衣,带着面纱,出现在门口。

蔡邕一见宝贝女儿,快步走过去,道:“你怎么来了?快快块,进去。”

蔡文姬看着他的后脑勺,关心的道:“父亲,没事吧?”

蔡邕道:“没事没事,不是让你在家吗?你怎么跑过来了?”

蔡文姬见蔡邕精神状态很好,心里没那么担心,轻声道:“父亲找医师看过了吗?”

“一点小伤,不用。”

蔡邕带着蔡文姬向里面走,他现在一脑门子官司,哪还有空看这点小伤。

“怎么就不用了,一定要看!”

突然间,他们身后传来了一道清朗的声音。

蔡邕太熟悉这道声音,吓了了一大跳。

蔡文姬转过头,就看到一身常服的刘辩大步而来。

蔡邕直觉后脑勺头疼欲裂,急忙迎过来,抬手见礼道:“臣参见陛下。”

“蔡琰见过陛下。”蔡文姬跟着见礼道。

刘辩一摆手,笑着道:“免礼。朕已经传了医师了,给蔡卿家好好看看。”

“臣不敢。”蔡邕脸角僵硬,艰难的陪着笑。

他把事情做成这样,哪有脸。

刘辩保持着微笑,直接向里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