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统已定(2 / 4)

汉家功业 官笙 3393 字 1个月前

阶,他就更容易保下曹操了,微笑着道:“好。接下来的事情,朕就交给卿家了,再待一日,朕就启程回京。”

卢植抬起手,道:“陛下,钱粮一事?”

刘辩道:“十万石粮食,一万万钱,分两年给,再多,朕也拿不出来了。”

这点钱粮,对偌大的并州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还是两年的。

卢植知道国库的困窘,这肯定是超出极限的,这位年轻陛下估计还得想方设法的四处筹集。

相比于先帝贪财敛财,这位陛下深明大义的多。

卢植神情肃然,深深而拜,道:“臣谢陛下。”

刘辩摆了摆手,转头看向洛阳方向。

折腾了近两个月,又要回去了。

这时,有个士兵悄悄上来,给刘辩见礼后,在卢植身后低低私语。

刘辩没有理会,静静看着洛阳方向。

这一次回去,想必他的困境会有很大的改观吧?

那士兵走了,卢植与刘辩道:“陛下,有些急务,臣去处理一下。”

与刘辩待了几天,卢植摸清楚了这位新陛下的脾性,只要不碰底线,万事好说话。

这是一位十分有个性,又温和如玉的君王。

刘辩点点头,等他走了,又拿起荀攸的奏本,目色幽幽。

董太后要回京,必然是有什么缘故。

“是朕将刘协放出来,给了这位祖母不一样的方法吗?她有了想法,会不会还有一些人也起了心思?”

刘辩自语。

对于刘协,刘辩是希望能让他出来,帮一帮自己的,但刘协一出来,就会引出一些野心家来。

他那便宜老子当初想要废嫡立幼,给刘辩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与此同时,太原郡府门前,来了一大群人。

他们见到卢植就大声厉斥。

“董卓杀害士人,使君难道坐而不视吗?”

“从昨日开始,董卓在西河郡杀了足足六百人,使君,这可是你的命令?”

“周家世代忠良,于并州、于大汉皆有功绩,而今满门屠戮,使君为陛下牧守一方,难不成就是这样治下的吗?”

“使君,我李家只逃出了我一人,倘使使君认为我有罪,就请当做处决吧!”

“我王家犯了哪条王法,莫非,你们连朝中的王公也要杀吗?!”

卢植面无表情,听着这些人叫喊。

他们都还不知道,刘辩已经到了太原城。

等这些人稍稍停了,卢植背着手,神色淡漠,道:“董卓为太尉,非我能问,若是你们有什么冤屈,本官可代为弹劾。”

众人一见卢植一推二六五,立即炸锅。

有人就要冲上前,大喝道:“卢子干,董卓在伱治下肆意屠戮士人,你就这般推脱吗?”

“陛下!”

“陛下!我们去见陛下,走,去上党见陛下!”

“我们不信,我堂堂大汉,就没有说理的地方!”

一众人要去找刘辩,但还有一不部分不肯走,与卢植拉扯不断。

刘辩走过来,远远的正好看到,面上不动的与潘隐道:“董卓杀了这么多?”

潘隐脸色暗紧,小心的道:“小人听说,还有左栗暗中动的手。”

刘辩嗯了一声,仍旧看着卢植。

卢植背着手,站在门口,任由这些人呼喊,就是没一句准话,咬定了他管不了董卓,令这些‘苦主’没有半点办法。

刘辩忍不住笑了笑。

他的那份名单,其实大部分是勾连了各种叛乱,其中与董卓、匈奴、黄巾军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么做,除了清算,刘辩也是为了今后的改革铺路。

盘踞在地方的这些居心叵测的世家大族,将来必然会是他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有个士兵忽然跑到卢植耳边低语了几句,卢植顾不上这些,转头就走。

那些人呼喊着,瞥见卢植给刘辩见礼、离开,忽然安静下来,神色各异的互相对视。

“那是,陛下?”

“不是吧?陛下不是在上党郡吗?”

“那是谁?莫不是洛阳来的贵人?”

……

卢植跟在刘辩身后,道:“陛下,孙坚屠灭了黑山军十几处寨子,听说那张燕正在召开什么盟会……”

刘辩眉头挑了挑,一脸冷意,道:“他要是敢乱动,朕就平了他所谓的黑山军!”

以朝廷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卢植顿了下,道:“他未必敢乱来,臣考虑着,当召回孙坚。”

做到是能做到,但朝廷要耗费的钱粮与精力那也是没数的,得不偿失。

现在不是平黑山军的最好时机。

刘辩看向幽州方向,直接道:“潘隐,传旨给张燕,命黑山军退出雁门以南,无旨南下,立斩不饶!”

“是。”潘隐听着刘辩杀机腾腾的话,连忙应着道。

卢植思索,没有说话。朝廷大败匈奴,气势正盛,那张燕断然不敢抗旨。

“卿家,将牛辅整编了。”刘辩又随口道。牛辅的军队还掌握在他手里,不收回他的兵马,总归是个隐患。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