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四方云动(求订阅)(2 / 5)

汉家功业 官笙 3815 字 1个月前

左监面露疑色,道:“你不怕陛下问罪?”

钟繇回头看了眼袁基等人,道:“陛下从来不喜欢杀人,从宫变,到诛杀阉党,这次的袁家一案,陛下都极力控制事态,以宽仁为主,不诛连,不连坐,只诛首恶,喜欢杀人的是你们。你也不用担心朝廷的海捕,过几日,陛下会再次大赦天下。”

左监闻言,神情动了动,抬手道:“多谢廷尉。”

说完,他与几个还活着的游侠,惨扶着离开。

胥吏走过来,看着他们的背影,摇头道:“希望他们能感受到陛下的仁德,有所醒悟。”

钟繇不在意,道:“将他们押赴刑场,不要耽误时间。”

“是!”胥吏应着,重新将人押入囚车,继续运走。

景福殿。

潘隐小步进书房,见刘辩正专注埋头练字,无声的靠前。

刘辩一个右横,抬笔,看着有些模样的字迹,满意的点头道:“什么事情?”

潘隐这才道:“陛下,杨大夫的马车失控,甩出马车,受了不轻的伤。”

刘辩看着纸张上的‘丞相’二字,笑着道:“他还想躲,朕就给他一个惊喜。命董卓先去监斩,明天启程去兖州。”

“是。”潘隐应着。

“皇甫坚长与曹操有消息了吗?”潘隐刚要转身,刘辩又问道。

潘隐立即道:“还没有。”

刘辩嗯了声,心里在想着,皇甫坚长能带回多少。

朝廷这边筹集钱粮肯定不会顺利,他真正寄希望的,还是改革税制,遏制地方的贪腐,将钱粮直接收到洛阳国库。

潘隐见刘辩没有再说话,快速出宫。

斩立决也是有时辰的,不能耽误吉时。

刘辩看着桌上的‘丞相’二字,又看向身边的奏本。

这是荀攸,钟繇,何颙等人的联合奏本,名字是‘盐政十八议’,内容是将盐政收归朝廷,由征税改回专卖。

相对于其他涉及全国的税赋,盐政本就归为朝廷,改动的影响,不会那么剧烈,操作空间更大,见效也最快。

刘辩目光闪动一阵,深吸一口气,轻声自语道:“再等等。”

目前,还有两个难题要解决,一个是兖州,一个是并州,解决了这两个,在时间上,朝廷这边基本上稳定,可以专心于改革了。

太尉府。

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洛阳的董卓,收到了刘辩的新命令。

董卓坐在那,双眼怒睁,满脸铁色。

李肃本来还为自己将上任六曹尚书暗暗高兴,闻听董卓要去监斩袁家,不由得心里暗惊,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

许久,董卓收回吃人的眼神,看向李肃,烦躁的道:“就按你说的做,想办法让匈奴人寇边,这样牛辅等人就不用进京了。”

李肃连忙抬手,道:“下官领命。”

董卓站起来,穿戴好衣服,握着佩剑,快步出府。

李肃张口欲言,最终又没说出声。

他心里也想董卓找借口,不去做这个监斩,但他感觉到,董卓似乎有些猜忌他,不敢多嘴了。

刑场之上。

袁家二十多成年男子身穿囚服,以及十来个党羽,全数被押跪在刑场之上。

外围是一群廷尉府的差役以及禁军,再外面,是围观的百姓。

“奸贼!”

“乱臣贼子,祸国殃民!”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百姓们群情激奋,拼命的扔着手里的势头,臭鸡蛋,腐菜,怒声咒骂,甚至要冲进去。

袁基等袁家人默不作声,眼神里都是恐惧,其余党羽也是面若死灰。

在他们对面不远处,董卓端坐着,神色冷漠威严,双眼瞪如铜铃。

他身旁的廷尉府右监看着太阳,默默算了算时间,转身与董卓道:“董太尉,时辰到了。”

董卓心里想的是,尽快斩了这些袁家人,以好速速离开洛阳,逃回并州。

他只要拿起来桌上的斩令,喊一声‘斩’,不远处的袁家就会全数人头落地。

但事到临头,董卓又有些犹豫,斩了袁家,对他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得罪那些世家。

廷尉右监等了一会儿,见董卓没动作,又低声道:“董太尉?”

董卓看了他一眼,伸手去拿身前的斩令。

对他来说,所谓世家也不那么重要。

“董卓!”

突然间,刑场上的王匡双眼通红,脸色扭曲,大喝道:“今日,你屠戮士人,杀害忠良,就不怕天谴吗?”

董卓双眼一睁,寒芒如电,拿起斩令,沉声道:“斩!”

王匡跪直,怒吼道:“董卓,袁家待你不薄,你忘恩负义,辜负恩公,天下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董卓哼一声,根本不在意。

他的一声令下,刽子手将一众囚犯按住,高高举起屠刀。

“啊……”

袁家人忽然大哭起来,挣扎哭叫,大喊饶命。

四周的百姓的声音更大,呼喊着‘斩斩斩’。

袁基看着地面,神色恍惚,眼前好像浮现了一副特殊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