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几时有将军?(2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778 字 1个月前

征用兵。”

于禁指了指樊城方向,说道:“阎将军若愿,可随某入樊城,拜见曹将军,谈论择营挪寨事宜。”

“善!”

于禁所下扎的魏寨离樊城仅二三里之远,几乎与樊城紧挨着,双方呈掎角之势扎营。关羽因于禁来援之故,放弃包围樊城,仅是于外扎营。

于禁、阎行乘车而行,在通报下进入樊城,且见到了车骑将军曹仁。

据守城池的曹仁没因战事焦灼而削瘦,反而因据城自守,每日无事而体态渐宽起来。

见到于禁、阎行二人,曹仁心情甚是愉悦,将二人请入堂中,且由侍女奉上酒水。

相较城外苦逼淋雨作战的于禁及七军魏卒,据守樊城的曹仁不仅无事,且有侍女美妾陪伴,生活好不滋润。

“不知文则、彦明入城,所为何故乎?”曹仁笑眯眯问道。

于禁将擦脸的巾帕交予侍女,说道:“启禀车骑将军,夏季雨水上涨,樊城周围地势低洼,营中积水已是不少。今陛下降诏而来,言夏时汉水上涨,利于水贼,而不利我军,责令我军退至高位扎营。”

“今将军是为主将,久镇襄樊,深谙地利。禁为副将,故入城求商挪营下寨之事。”

曹仁沉吟少许,问道:“不知文则欲挪营至何处?”

于禁放下手中杯盏,说道:“郾城地势较高,雨水难侵,于郾城扎营,可保大军无碍。且郾城距樊城有三四十里左右,骑卒奔驰可至。禁欲屯兵郾城,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郾城?”

曹仁露出迟疑之色,说道:“郾城距樊城太远,时若关羽围樊城,设伏于道间,恐兵马有失也!”

说着,曹仁思虑少许,说道:“文则何不如于樊城十里之外高地扎营,其周围有塘陂,临近清水,利军士饮水,亦利于救援樊城。”

“十里外清水畔?”

阎行皱起眉头,说道:“清水多塘陂,各小溪流繁多。其十里外扎营,虽较高于樊城,但若雨水大涨,周遭塘陂水溢,恐那高地则会被积水所覆。”

“将军,以行之之见,不如让我军撤至郾城扎营。虽离樊城远,但行率骑卒半日可达,水贼必不敢趁机攻城。”

见阎行反驳他,曹仁暗含怒气,说道:“可知郾城距樊城之遥否?将军以骑卒援之,试敢问关羽、庞德二贼引步骑击之,敢言胜否?”

说着,曹仁脸色严肃,说道:“樊城之重,非你所能知。无樊城则无襄阳,水贼明困襄阳,暗谋樊城。樊城矮小,常年水涝,难屯大兵。关羽趁水涨之时,起兵围城,别遣军士阻击,则樊城危矣!”

樊城因城池矮小之故,仅能屯兵数千人。曹仁是真担心于禁、阎行远离樊城后,己部会因兵少之故,彼时关羽借汉水上涨之势,被他所围攻。

关羽看己兵少,舍弃自己,借势北上郾城,围攻七军,自己恐是无力出城。一旦七军战败,樊城安能守住?

出于这般担忧下,曹仁决定不能让于禁、阎行撤至郾城。

阎行耐着性子解释,沉声说道:“启禀将军,十里外清水畔,某率骑曾至。其虽高于周遭,但临近清水,又多塘陂,凡遇大雨,恐会四溢。”

“啪!”

见阎行还在那反驳他的意见,曹仁手拍案几,奋然起身说道:“我随陛下起兵三十载,南破袁术,北灭袁绍,不知几时有将军?”

冷笑一声,曹仁说道:“将军是为西北人士,不知江汉水利;我久屯襄樊,岂能不知山水地势?”

“樊城以北十里,虽位清河之畔,然却是樊城少有之丘坡。往昔汉水上涨时,丘坡安然无恙。将军莫非欲用己之短,与某较长乎?”

说着,曹仁甩甩袖子,冷哼说道:“于禁管好你的人!”

于禁挥了挥手,示意阎行先出去,说道:“彦明率韩遂旧部来相降,陛下甚是器重。今其忧军事,冲撞将军,还望将军见谅。”

阎行憋着火,但碍于曹仁的权势,拱了拱手,无话而出。

“无事!”

曹仁自以为是心胸开阔之人,说道:“阎行若非是陛下所器重之人,今日我已追究其罪也!”

说着,曹仁话锋一转,问道:“不知文则可知于何处屯扎?”

于禁神色微正,说道:“车骑将军熟知江汉地利,禁不敢不从。今禁自率兵到樊城北十里处扎营,届时若有状况,某再告知与将军!”

“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