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曹操面目(2 / 2)

季汉大司马 周府 1451 字 1个月前

念及自己居然因一封书信,便轻信了刘备,引兵退回北方,助他脱身入楚,间接帮他继位荆州牧。

今时的曹操早已是后悔不已,如果他知道刘琦病重,他必定是强攻濡须口,哪会放刘备回去。当然以濡须口留守的兵马,他可能攻克不下,但他至少能牵制刘备。

如今刘备执掌吴楚,又有霍峻、关羽等人为辅,已是彻底龙入江海,凤扬九天。

短短一年时间内,刘备从丹阳一郡之地,膨胀到坐拥吴楚,太令人胆寒了。

曹操在堂中踱步,既气愤又懊恼,心中暗暗后悔道:“若知今日之事,孤必杀刘备于许昌。料今之天下,已早安多时矣!”

踱步间,曹操手指向裴潜,问道:“卿与刘备在吴楚多时,卿以为刘备才略何如?”

裴潜见愤怒之下的曹操,盯上自己,不由后背发凉,机智说道:“使刘备居中国,能乱中原而不能治之。令刘备寻险固守,可于乱世中割据一方。”

得闻裴潜的机智言语,曹操的怒气渐消不少。

见曹操气消,裴潜长呼了口气。曹操刚刚那番问话,看似在询问刘备的能力,实则在对裴潜的政治考验。

裴潜过分吹捧刘备便是死,若是过分贬低刘备则会让曹操不爽。刚刚那番言语,既认可了刘备的才能,又将其置于曹操之下。这马屁的拍得恰到好处,有礼有节,让曹操很难不开心。

“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沉吟少许,说道:“刘备坐拥吴楚,已成气候。然江水万里,益、荆、扬三州分居上下。丞相若能得有巴蜀,又从中原发兵,则顺江而下,吴楚盖不能挡也!”

曹操坐到榻上,怒气渐散,说道:“刘璋与吴楚同盟,攻益州恐被刘备得利。”

“刘备初掌吴楚,岂敢亲离吴楚。且荆楚兵马,非刘备之所用,兵将不知,岂能用之。今时发兵攻巴蜀,则刘备必不敢发大军支援。”贾诩说道。

“攻益州,需先取汉中;取汉中,需过关中。”曹操捋着胡须,说道:“关中诸将皆武人之徒,胸无大志。今领兵假道,必遭众人惊恐,西方当乱矣!”

“不然!”

贾诩面露笑容,说道:“取汉中,需过关中。然若让关中诸将取汉中何如?”

“关西诸将武人悍卒,贪图利益。丞相分封巴蜀于关西诸将,令其讨汉中,又遣军助之。耗其士卒,损其精气。时丞相趋兵于后,关中可平,巴蜀可安。”贾诩沉声说道。

曹操沉默半响,说道:“孤欲趁刘备初掌吴楚之际,起兵攻之。然卿之言语,且容孤深思之。”

“诺!”

贾诩也不与曹操争辩,且让曹操自己斟酌利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