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并凉武人(1 / 2)

自袁熙进门后,一直沉稳无比的陈宫,眼神中第一次失去了淡定。

他死死盯着袁熙,仿佛想从对方脸上看出点什么。

袁熙见局势渐渐被自己掌控,趁热打铁道:“我想知道,陈留太守张孟卓(张邈)和曹操素来交好,曹操曾说过可以向其托付妻子,为什么张太守也想反?”

这话一出,陈宫吕布更加不淡定了。

他们本以为这事十分机密,只有寥寥数人知道,竟然被人猜了个通透!

对方要真是会观星之术还好,要是他们这些人中出了奸细,这才是最可怕的!

相比陈宫,反而是吕布最先镇定下来。

他双拳一攥,座下的椅子都吱嘎作响,却是沉声道:“你最好能说服我。”

“不然今天谁也别想走出这里。”

麴义冷哼一声,脊背弓起,仿佛一头蓄势噬人的猛兽,随时都有可能向吕布扑去。

两人的气势是如此具有压迫感,以至于吴昭不自觉地向袁熙背后缩了缩。

正在吴昭以为两人要打起来的时候。

吕布和麴义同时爆发出一阵大笑,两只手紧握在一起。

“温侯!”

“德州!”

陈宫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人,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怎么说变就变了?

吕布拉着麴义,对陈宫说道:“此乃率八百先登,于界桥斩数千白马义从的麴德州。”

“我昔日和他同在袁绍麾下,意气相投,喝过几场酒,倒没想到他然还活着。”

袁绍设下刀斧手,砍杀麴义之事,已经是众人皆知。

陈宫一听,连忙肃然起身,拜道:“素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幸甚。”

麴义脸上露出一丝失落之色,“多谢先生夸奖,但当年之事已经过去,我现在已经是半个废人了。”

陈宫连忙安慰道:“哪里,将军虎威不减,若有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他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下地来,真要是麴义,今天的事情,起码不会出什么大篓子!

麴义被袁绍坑害,曹操又是袁绍铁杆打手,两边肯定会势不两立!

吕布脸现怒色:“德州被袁绍谋害后,我因破黑山军张燕有功,也被其猜忌,找人暗杀于我。”

“还好我知机,提前离开,不然下场也会和德州一样。”

“这些豪门士族,对我们并凉武将心怀猜忌,用完后就过河拆桥,真是该杀!”

此时在朝廷民间,私下流传着一句话。

并凉武将乱天下。

董卓、王允、李傕、郭汜,丁原,吕布,张杨,麴义,这些年轮流影响天下大势的,全都是并凉武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并凉武将掌握着兵权,拥有大量私兵。

这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光武帝刘秀,甚至之前的王莽。

王莽花了很长的时间韬光养晦,在士族之间养望,士族之人为他传扬名声,最后他在民间的威望甚至盖过了皇帝,于是王莽便顺理成章篡了位。

然而王莽开始作死,全面推行改革,恢复了西周王田制度,禁止奴隶买卖,改变了税收制度和币制,总体来说,都是在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

这些举措,大大伤害了作为大地主的士族利益。

要知道,王莽可是凭借士族上位的!

眼见王莽对士族忘恩负义,于是汉室宗亲等士族支持的农民起义军在各地蜂起,其中一股就是刘秀的舂陵军。

短短数年,刘秀便平定天下,建立东汉。

刘秀的经历确实是个传奇,但也和他背后一直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不无关系。

然而刘秀上位后,做了和王莽一样的事情,架空士族,将当日支持他的河北士族踢开,废掉郭圣通便是一项手段。

所以袁绍想先夺取冀州,也是合情合理的选择,毕竟东汉皇室早就把河北士族得罪了。

皇权本就是既想利用士族治天下,又要打压士族,士族却也同时觊觎着皇权,妄想攫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不得不依靠着皇权。

两者就是如此复杂的共生关系,时时刻刻算计对方,却又别扭地共存着。

刘秀登基后,吸取了西汉三公权重的教训,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尚书台,成功架空了三公,同时吸收农民起义背后都有士族郡县兵背景的教训,裁撤郡县兵,只保留边郡军队。

所以东汉时,正规军只剩下以南北军为核心的京都兵,以及由内附的胡人为主力的边防军队,即并凉之兵。

当时看来,此举能有效防止农民起义,但也同样产生了弊端,就是边军独大,并使匈奴为主导的胡人,逐渐成了军队中的精锐,是为保塞羌胡。

《后汉书窦融列传》——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然而有利必有弊,被西汉打垮的南北匈奴,趁此机会休养生息,人口逐渐增加,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加上更强大的鲜卑乌桓,外族人数已经有数百万之众。

要知道,汉末经过残酷的战争,到三国时期,全加起来也不过千万人口!

而三国相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