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揭开面纱(2 / 3)

上一个句号。”

就算别人不提,赵南北接下来的话,也是准备把众人一起带到那边,在那边领导的亲眼目睹下,把任务清清爽爽的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那边既然担心下边人弄虚作假,召集了这么多部门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没道理不会相信他们自己人的话。

说着,赵南北摇起了桌上的电话机。

“喂,我是xc区赵南北,接2会办公室!”

一番简短的陈述后,赵南北把调查陷入了僵局的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反馈了上去,希望2会部门,联系到李峰,阐述一下他,对于那位聋老太的了解。

叶主任挂完电话后,脸色有些哭笑不得,这查来查去,结果线索就在手底下的人当中,颇有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感觉。

“怎么样,叶主任,事情解决了么?”

郑朝阳依旧是那副一切尽在掌控的样子,有些慵懒的看了眼窗外,顺带还伸了个懒腰,要不是反应的群众首先找的是他们部门,他压根对这事,不那么上心。

“老郑呐,李峰住哪你知道么?”

看着郑朝阳无所事事的样子,叶主任失笑的摇了摇头,问到他一个问题。

“你可别拿我开涮,怎么着,这次事情,又是他引起的?”

郑朝阳挤了挤眉毛,捏了一下鼻梁,脸上划过一丝蛋疼的意味,自从第一次在分局见过他后,没想到后边这么多事,会跟他有关。

“他就住在南锣鼓巷95号,跟前边的那位,易,我看看,易中海,是在一个院子里。”

“现在那边同志反馈了情况,调查陷入了困境,那位老革命,耳朵聋,材料档桉不齐全,问也问不出,查也查不到,他们想找李峰,了解一下。”

郑朝阳听到叶主任的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嘴角往一边抿了抿,没想到因缘际会之下,开锁的钥匙,竟然还是在自己手里边。

就这样,一脸茫然的李峰,再次来到了那个熟悉的小会议室。

当然,会议室里的人,不再是当初那些负责2会后勤的人员,而是这次负责调查聋老太到底是不是老革命的各部门领导。

“事情的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李峰同志,你作为入档积极分子,在这方面,对于档组织请不要有所隐瞒,把你了解的情况,跟在座同志诉说清楚,剩下的,就交给他们。”

说完,叶主任端起了会议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他现在对于聋老太的身份,也愈发好奇了起来。

“在反馈我所了解的事情之前,我想请问一下,那位反应的群众,名字是不是叫易中海?”

目光扫视了一下全场,在略过赵南北时,李峰轻轻的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看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

“嗯,没错,跟这个老革命,有关系么?”

叶主任点了点头,饶有兴趣的看着李峰,不知道他为何把话题引到了这边,但还是出声,解答了他的问题。

听到了叶主任肯定的答复,李峰这下确定了究竟是谁在捣鬼。

“那就对了!”

“四合院,我们家搬去的时间大概是50年9月份,具体有没有给8路送过军需用品,我确实不知。”

李峰耸了耸肩膀,真要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他还确实不知,虽然跟那帮人有矛盾,但是该说实话的地方,他也不会蓄意编造谎言。

“但是,据我所知,聋老太在四合院生活至今,并未出过京城,她的社交圈,非常狭窄,不知道各位去的时候,有没有观察到,她的脚,是裹过的,导致她的行动,并不如一般人那么方便。”

“另外,这么多年,并未有任何亲戚朋友,在过年或者其他重大节日期间,拜访过这位聋老太,加上刚才这份档桉里的内容,可以看出,她并未有其他亲戚。”

“综上所述,我的判断是,对于聋老太是老革命的身份,这是存疑的,一位行动不便,没有任何亲戚朋友的人,请问她送的鞋子,从哪里来,送给了哪个部队,要知道,几十年前的京城里边,我们没有任何有正式编制的部队驻扎在此?”

朝着四周摊了摊手,李峰说着自己的判断,这老太太又不从商,哪里来的货运渠道,把军需物资,给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8路。

你要说院子里谁会做鞋,那除了贾张氏也没其他人了,聋老太馋嘴喜欢吃肉之外,没见她做过鞋子,家里甚至纳鞋底的东西,李峰都没有任何印象。

“她的耳朵,并不是耳聋,顶多是有些耳背罢了,按照你们的说法,除了开头,后边她等于是没有回答任何问题,以我在院子里生活那么多年来判断,她没有耳背到这种程度。”

众人听着李峰娓娓道来,分析的颇有道理,忍不住都点了点头,特别是那位部队领导,结合他自己所了解的部队当时驻扎情况,易中海那边反馈的恐怕是谎言的概率性更大了。

“你是说……?”

“她可能是在装,我还可以提供的一条线索就是,这位聋老太,她既然姓谭,那她与中院的何家,肯定有着莫名的关系。”

“因为,何雨柱,也就是她的那个心头肉大孙子,不光会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