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结交李岩(中)(2 / 2)

德城内的薛家大院,秦锋则带着熊大,熊大等人依旧回到庄园中居住。

有人肯定问了,秦锋这次约见李岩,不是为了阻止李、薛两家联姻之事吗,为何在山上光顾着谈古论今、把酒言欢,对正事一句话没提呢?

嘿嘿,其实该说的话,秦锋全都说了,而李岩也做出了回应,同意成人之美,放弃表兄妹联姻之事了。

什么,连续看了几遍,也没看到这些内容?

好吧,这些内容都藏在字里行间了,需要解读一下:

秦锋、李岩刚刚见面之时,前者就跟后者说了,自己和薛瑾瑜是‘知心好友!’

要知道,男女之间,是没有纯友谊的。

秦锋重点强调了‘知心好友’四个字,其实就是在告诉李岩,自己和薛瑾瑜的关系不一般,乃是互有情愫的男女关系。

……

秦、李二人争论之时,薛瑾瑜亲自上前斟酒,先给李岩倒了一碗,后给秦锋倒了一碗,这看似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实则大有深意。

要知道,华夏自古以礼仪立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礼字,为人斟酒亦不例外。

如果家中来了客人,用餐之时,当先给客人斟酒,以示尊重,而后才给自家亲人斟酒,这叫先疏后亲!

薛瑾瑜与李岩是亲表兄妹,与秦锋则没有亲戚关系,按理来说,应当先给秦锋斟酒,而后才给李岩斟酒才对。

可薛瑾瑜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先给表兄李岩斟酒,而是才是秦锋,这就意味着在薛瑾瑜的心中,李岩是客人,秦锋才是亲密之人!

一男一女,毫无血缘关系,如何成为亲密之人呢,那就只有一种关系了……嘿嘿!

李岩也是聪明绝顶之人,从上面的两件小事之中,立刻领悟了秦、薛二人的关系,并迅速做出了回应,那就是下山之时吹奏的两首洞箫曲子,一为《平湖秋月》,一为《高山流水》。

《平湖秋月》乃是洞箫名曲之一,因其酣畅抒情,旋律秀美,流畅如歌,故而经常用于新人婚礼之上。

李岩吹奏这首曲子,就是明白的告诉秦、薛二人,你们的亲密关系我已经知道了,我不会进行破坏的,反而祝福你们真心相爱,早日结为百年之好!

《高山流水》同样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讲述了俞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故事。

李岩吹奏这首曲子,则是在告诉秦锋,一番交往下来,自己非常的高兴,愿与秦锋结为知音好友!

现在明白了吧,这就秦、薛、李三人的暗中对话,看似什么都没说,实则什么都说了……聪明人之间交往,就是这样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