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玉面人屠!(2 / 3)

青灯古佛卷;

四惜小宛琴泠梦一宿,风月何曾把人留……

收好了长命锁,秦锋哼着小调,返回中军大帐,刚刚坐下,就见孟楷书、焦金石两位师爷找了来,后者还拿着一本账册:“启禀大人,三十七家大户已经将银子、粮食、地契都送来了,我们二人进行了统计,共计是白银十四万八千两、粮食十一万一千石、耕地十一万一千亩,而且都是不错的上等田。”

“嗯,很好,刘大头等十二家的家产清点完了吗?”

“已经清点完了,共计是黄金五千四百五十三两、白银三十七万八千八百五十两、粮食三十二万六千四百三十石、耕地五十六万两千余亩……这是详细账册,还请大人亲自过目。”

秦锋接过账册,仔细查看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叹了几口气,这次从正宁州的一众大户们身上弄到了这些多的财物,由此可见,大明朝的土地兼并何其严重、贫富差距何其之大!

社会财富如此分配不公,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们不造反才是怪事呢!

至于弄来的这么多财物,还有之前缴获的大量战利品,秦锋已经想好了分配方法:

全部的耕地和四成的金银、粮食,交给知州—孙铨,用来安置流寇、救济百姓。

孙铨的性格软弱了一点,不是那种杀伐果断的干吏,但是两袖清风、勤政爱民,称的上是一位廉吏,肯定能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

再分出四成金银、粮食,上交三边总督府,杨总督上任以来,为了救济灾民,几乎天天都在为钱粮的事情发愁,愁的头发白了一大半,如今自己弄到这么多钱粮,于情于理,也该帮杨总督分分忧才是。

余下的两成金银和粮食,则用来犒赏士兵、抚恤伤亡、补充军需……打仗对财物的消耗非常大,自己决不能亏待了天威军的将士们!

安排已定,开始执行,好不容易聚敛来的大量财物,又飞快的花了出去,这倒是应了一句话:财来如山崩海啸,财去如大海决堤……男子汉,大丈夫,就该这么玩!

安置流寇、救济百姓的事情,自有知州—孙铨负责,至于秦锋,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北战局上,不断收集消息、关注局势变化!

而通过收集消息,秦锋敏锐的感觉到,天威军怕是又有大战要打了。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三边总督杨鹤下达了一道军令:让秦锋带领本部人马火速北上,救援被流寇大军围困的雷大鹏部。

雷大鹏部怎么被流寇大军包围了呢?

说来话长。

之前定下的平乱策略是:秦锋带领本部人马,负责牵制住乱世王—王左桂、争世王—王左道带领的这一支流寇!

雷大鹏带领本部人马,负责牵制住不沾泥—张存孟带领的这一支流寇。

再由老将军—尤世威带领主力人马,进攻盘踞在延安府东北部地区的王嘉胤、王自用带领的流寇,将其消灭之后,再进攻另外两支流寇大军……从而实现各个击破的目的。

战事开始之后,尤老将军带领的主力人马进展顺利,连着打了几个大胜仗,收复了十几个州县,并将王嘉胤、王自用带领的流寇大军压缩到了府谷、保德州一带,予以歼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二王见势不妙,一边带领流寇们拼命抵抗,一边派人向距离比较近的不沾泥—张存孟求援。

张存孟虽然是草莽出身,脑子却是不笨,深知唇亡齿寒、互为表里的道理,收到求援信之后,立刻带领本部人马大举东进,前去救援二王。

如果让这两股流寇汇合一起,老将军—尤世威部就会陷入被前后夹击的困境当中,战局肯定会发生不利的变化。

幸好雷大鹏比较机警,带领本部人马抢先一步占领了重镇安定城,扼守住了交通要道,挡住了张存孟部东进的道路。

而张存孟为了继续东进,指挥流寇大军包围了安定城,日夜猛攻不休……雷大鹏手下人马不多,纵然拼命厮杀,亦渐渐的支撑不住了,只好派人突围向三边总督府求援。

总督杨鹤收到了求援信之后,这才给秦锋下令,带领天威军火速北上,救援被围困在安定城内的雷大鹏部!

收到军令之后,秦锋不敢怠慢了,立刻召集了韩山君、董天豹、熊家兄弟、马家兄弟……一起商议对策。

“榆林镇总兵姜让一直视咱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且暗中没少给咱们挖坑,雷大鹏是姜让的义子,如今被流寇大军包围了,咱们何必救他,不如按兵不动!”

“没错,咱们按兵不动,让流寇大军将雷大鹏部吃掉,如此就等于卸掉了姜让一条臂膀,替咱们出口恶气!”

“军令如山,如果咱们不出兵的话,总督大人那里只怕不好交代,依我之见,咱们可以出兵,不过要慢慢的走,拖延时间,等咱们赶到安定城之时,雷大鹏部早就被流寇们吃干净了,如此既报了仇,又不违背军令,可谓是两全其美!”

“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大人,咱们就这么办吧?”

……

军事会议上,一众将领全都反对救援,并提出了‘慢慢走、拖时间’的策略。

秦锋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而后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