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犹如菜市(1 / 2)

汴京小医娘 姒锦 1373 字 2个月前

福宁殿失火。
一声呼喊当即引来喧哗阵阵。
赵祯吃了一惊:“你回京之事,是否走漏了风声?”
官家是说这场莫名其妙的火灾,是冲他来的吗?傅九衢微微眯眼摇头,“我昨夜刚到汴京按说……不应该啊。”
赵祯的脸色当即沉了下来。
“这么说……是冲朕来的……他们就这么……等不及了吗?”
傅九衢面色微变,走到窗边撩起一角帘子往外看。
福宁门前隐约有一簇火光闪动。火势刚刚蹿起,夹着北风呼啦啦一吹,滚滚浓烟直冲天际,但着火的地方离大殿尚有一段距离。
蜂拥而至的内宫侍卫将四面八面围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灯,火光亮得仿佛要把黑夜照亮。
无数人奔走相告“福宁殿起火”,人群喧哗阵阵好像整个后宫都被惊动了。一群群禁军疾奔而来,拎着水桶奔向火点。
“官家在里头。”
“官家啊……”
宫中走火历来是大患,人群嘈杂一团。
紧跟着就有人要冲入内殿,大喊着保护官家。
一群福宁殿的侍卫守在外面,表示火势不大,很快可以扑灭,不可妨碍了官家的休息。
双方争执不下,喧闹吵嚷,犹如菜市。
大庆殿的两府执政大臣也闻讯赶到,原以为可以很快处理,没有想到,他们自个儿内讦起来。
司天监官员也匆匆而来,说从至和元年五月开始,便有一颗守护星早上会忽隐忽现地出现东方,守在天阙之上,到今日突然消失不见,这是不祥之兆,福宁殿的这场火,应是上天示警,会损及官家龙体,应尽快将官家从殿中迁出,另行安置。
这下好了,从三个宰相开始,各抒己见,争执不下。
“误了官家病体,那是大罪。”
“火都烧起来了,还顾得上这个。”
“你我争执不下,不如请圣人前来裁断?”
“圣人早已下了口谕,在坤宁殿为官家祈福,何人敢去相扰?”
一面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一面是面红耳赤的臣众。
现场混乱一片,但不像是为了抓他而来。
而且,这场火来得蹊跷,着火点在福宁门,也不像对官家有加害之心……
难道只是为了点火顺应天象?
官家病重,国无储君,朝廷内外忧虑恐慌,都在催官家早立继承人,卫矛说奏稿都写好了,怎么能不想办法呈上来?
傅九衢冷笑一声,回头,便看到赵祯苍白的面色。
“是为了逼朕……他们……就是想要逼朕……”
赵祯的脸上是克制不住的怒火,模样很激动,咳嗽着,喘气不止,“朕还没死……他们……就迫不及待了吗?”
傅九衢生怕他气急攻心,一个不慎背过气去,赶紧放下帘子。
“依微臣看,这火不是冲官家来的,而是冲微臣来的……”
赵祯一怔,若有所悟地道:“果然有人知晓你回来了?阿九,你不是不谨慎的人。”
傅九衢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赵祯略微沉默片刻,捂着胸口,很是着急地道:“这火一起,福宁殿风雨不透……你要如何离开是好?”
傅九衢不答反问:“舅舅身子如何?”
赵祯脸色青白不匀,“此言何意?”
傅九衢说:“官家这一场病来势汹汹,既非受人谋害,那不如好好利用一番……”
赵祯当下问:“你有什么好主意?”
傅九衢好像并没有因为此刻身陷围困而烦恼。
他浅浅一笑,替赵祯打算起来:“你看那殿外这几个执政大臣,无一不是满腹经纶、才名惊人之辈。对官家而言,他们都是可用之人,国之栋梁,但这样的人才拥有一个是福,拥有太多,那就是麻烦。”
都说人才要多多益善,这样的见解赵祯第一次听见。
傅九衢见他皱眉,轻声道:“能人多,势必引发地位纷争,内部夺权,最终损害的是官家的利益,大宋的利益。”
“你是说?”
“善决断,则专。一个富有决策力的人,肯定要自己说了算,这样的集在一起做同一件事,谁都说不服谁,最终导致倾轧难决,如眼下这般……”
见赵祯仍有困惑,他不由一叹。
“能人扎堆,势必攻讦。在战场上,一个良将统领一群庸兵,远比一个庸兵带领一群良将容易取胜。官家深谙帝王之道,自有驾驭的妙招。但微臣不同,微臣不懂这些,只知道手底下有本事的人多了,是要打架的。到时候,他们天天斗来斗去,谁都不肯尽心为我办事,说不得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过来算计我的利益……”
“那你当何为?”赵祯问。
傅九衢道:“将人分开、调离,给他们找点事情做,累死他们。让他们没有精力争这个、想那个,反过来都得听我号令……”
赵祯似有所悟,抬起身子,忘了自己尚在病中,整个人精神都好了许多。
“那以你之见,眼下这场火,朕当如何处置?”
傅九衢道:“夜有大雪,据微臣推测,这场火烧不到大殿便会被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