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小报颠倒(1 / 2)

汴京小医娘 姒锦 1050 字 2个月前

夏季昼长夜短,次日辛夷醒来,阳光早已铺满大地。
驿馆里的生活十分枯燥乏味,好在高明楼不怎么管束她自家房里的事情。辛夷每日里看丫头们打络子,踢毽子,觉得很是没趣,早早就教会了她们打页子牌。
北宋有“叶子戏”,叶子牌的道具都有现成的,但和后世的麻将有很大的区别,辛夷只是简单地改良一下规则就可以娱戏,丫头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个耍事。不多久,驿馆的侍从和小厮都会玩了……
因此,辛夷起身的时候,除了坐在床头杌子上打瞌睡的杏圆,其他几个丫头都在外间玩叶子牌,愉快的喧哗声都传了进来。
辛夷从帐中坐起,打个哈欠,杏圆揉着眼睛看过来。
“姑娘醒了?”
辛夷微笑,“绿萼又赢钱了?”
“嗯。”杏圆往紧合的房门看一眼,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桃玉牌玩得很好,想让她赢并不难。”
辛夷又打了个哈欠。
“备水吧。”
绿萼正把豆子做的筹码往自己的盅子里放。
自从学会打叶子牌,她的运气就很好,打十把赢八把,赢钱让人愉悦,她好吃好睡,沉迷在这样的氛围里,对辛夷和两个丫头做的事情,浑然不觉,在高明楼面前也是尽往好了说话……
杏圆将灶上熬好的冰雪甘草汤端一壶放在桌上。
“姑娘赏的,让你们边吃边玩。”
桃玉、红豆和绿萼连声道谢。
“姑娘为人可太好了。”
“要是能一辈子侍候姑娘,那就是我们的大福分。”
桃玉是个欢脱的性子,笑盈盈地说着,绿萼怔了怔,收了牌只是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杏圆和桃玉交换个眼神,低低笑道:
“看到你美得,姑娘很快就要嫁入长公主府了,到了那边,郡王和殿下少不得还要给姑娘安排丫头婆子侍候,咱们得多大福气才能侍候姑娘一辈子?”
桃玉吐个舌头,“不管,姑娘在哪,我就在哪。”
红豆抿嘴巴没有吭声,绿萼沉默。
杏圆道:“那你们玩吧,天气热了,我给姑娘送早膳进去。你们几个声音小着些,别让少主听见,少不得要挨一顿训了。”
说罢,她目光掠过红豆和绿萼失落的面孔,微笑着走进了房里,将膳食摆好,扶了辛夷起来用膳,又将方才外面的情形说给她听。
“我看红玉和绿萼舍不得姑娘呢。”
辛夷没有说话,拿起勺子轻轻搅拌粥碗。
杏圆回身将房门上了闩,才又走回来,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摞信件。
“最上一封,是郡王给你的,其余,则是大相国寺转来的。郡王让你看着处理。”
辛夷放下勺子,不急着吃饭了,先把傅九衢给的那封信揣在怀里,然后快速浏览了一遍其他的信件,抬头对杏圆道:
“等下你出去买两份小报来,要最畅销的,京信斋和文读坊出的。”
杏圆已然习惯了她的行事风格,闻言二话不说便应下。
“婢子明白。”
慢条斯理地吃完早膳,辛夷开始一一复信。
在这些信里,有曹漪兰询问自己和蔡祁婚姻关系的,辛夷只复她一句“姻缘深浅自在汝,莫问月老如何书”。
这种是实而非的话,最适合这个时候的曹漪兰。
还有一封,是宫里那位周娘子的。
信中,周娘子询问万能的百晓生,八月初十可是一个好日子。
辛夷回复她,“凤钗生金相,龙灯映曙光。明堂黄道,贵人星。宜:祈福,嫁娶,求嗣,纳畜,收养进人口,乔迁搬新宅。利有攸往,行事必成。”
辛夷将信递给杏圆,指了指最上面那一封。
“这个最紧要,要快些传到春煦巷的军巡铺。”她笑了笑,“对方已经等不及了。”
一听春煦巷,杏圆便严肃起来,笑着将信收好。
“婢子这就去。”
杏圆功夫很好,行事谨慎,辛夷并不怎么担心她,只叮嘱“快去快回”,便坐回床沿上去,将傅九衢捎来的信掏出来。
此信以火漆封口,无头无尾,只有简单的两行字。
“恩师宅中,牛角生光,奇香弥漫。与先生所言,略有差池,但也是一种印证。”
牛角生光?
辛夷记得很清楚,原剧情是说狄青宅子里“狗生龙角,发出奇光”,文臣们借由此事弹劾他,却不敢说宋太祖赵匡胤当年起兵造丨反,只说这番景况与唐朝篡位的朱温家很是相似,认为狄青有不臣之心,又说军中武将对他唯命是从,旦有反心,将无人克制。谏官们从此开始了流水席似的谏言。
但就辛夷所知,赵祯最初对谗言是斥责的态度,屡屡将弹劾狄青的札子压下,到最后他无能为力,不得不将狄青贬黜,一共历时了好几年,直到嘉祐元年,狄青才离开京师,次年死在陈州……
可是……
“狗怎么变成了牛呢?”
辛夷将信点燃,烧成灰烬,又默默琢磨。
正常情况下,狗生龙角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个游戏遵循正常规则,不会创造出这种奇葩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