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寡人来晚了(2 / 3)

医师跟随寡人支援灾区。”说完,赵括挥了挥手,“好了,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第二天,赵括率领大军离开了赵国。

这次出兵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在过去,军队是发动战争,行毁灭之事的机器,因此不少人对军队有反感,认为军队带来了战争。

除了赵括之外,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君主用军队来救灾,更别说还是救助其他国家的百姓。

赵国的诋报疯狂宣传此事,并在商队、士子的推动下,迅速传播。

这件事让大家看到了军队完全不同的一面。

军队,不只是用来打仗的,还可以用来救灾。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

过了邺郡之后,就到了魏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九鼎的原因,两地明明离得很近,只隔着一条荡水,位于赵国的部分,虽然发生了旱灾,但至少不是那么严重,老天偶尔还滴几滴雨,让庄稼能够有一定的收成。

而位于魏国的部分,连树木都枯萎了,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只有尘土飞扬的黄色,没有半点绿色。

赵括一路行来,路上没有见到一个人。

这里和赵国非常近,即便是有人,也早就逃往赵国了,不会留在原地等死。

直到傍晚,赵括终于见到一个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

赵括命侍卫将其扶起,喂了一些水,过了一会儿,妇女方才转醒,见到赵括一行人,顿时大吃一惊,她虽然不认识赵括,但也知道能够让这么多人簇拥在前的,绝对是她触及不到的大人物。

“草……草民拜见贵人,草民挡了贵人的路,还请贵人赎罪。”妇女抱着孩子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对不起,是寡人来晚了,寡人若是早点来,或许你就不用承受这份苦难了。”赵括翻身下马,走到妇女前,亲自扶起她。

妇女脸色不断变幻,她虽然不认识魏王,但也知道魏王绝对没有这么年轻,但除了国君,谁还会自称寡人?

“这是赵王。”魏无忌上前解释道。

“草民拜见赵王。”妇女闻言,又是跪在地上不停磕头,至于赵王为什么会出现在魏国境内,身后还带有大军,就不是她能考虑的事情了。

“你们这是……去逃难?”赵括看向妇女怀里的孩子。

“草民听说赵国会接济我们这些灾民,所以便想着逃到赵国去,谁曾想半路上和丈夫走散了,只剩下民女带着一个孩子……”说到这里,妇女忍不住抽泣了起来。

“你先和孩子吃点东西,然后告诉寡人,附近哪里有灾民,以及周围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是哪里。”赵括将泡松软的面食递给妇女。

这个时候煮粥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也不可能为一人单独去熬粥。

妇女却不在乎赵括递过来的是什么,连忙接过去,先是喂给孩子,直到孩子吃饱之后,方才将剩下小半碗食物吃完。

“禀大王,附近要数荡阴城外的灾民最多。荡阴是附近最大的城池,前段时间,荡阴县令偶尔会安排人员施粥,也有一些富户接济灾民,因此城外聚集了大量灾民,之前草民就在荡阴城外。但最近十天,城中富户不再接济灾民,县令施粥也越来越少,草民身体弱,抢不过他们,所以便想着另谋出路,离开了荡阴。”妇女说道。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今天天黑之前赶到荡阴县。”赵括下令道,接着对妇女说道,“你一个人赶路容易遇到危险,一同前往吧,贲,腾出一辆马车给她。”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妇女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赵括能够救她她就已经很感激了,临走的时候还要带上她,活了这么多年,她何曾见过这样的国君?

若是魏国国君如此对百姓,便是为他效死又有何难。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赵括问道。

“禀大王,民女叫禾。”妇女说道。

“你丈夫叫什么名字,在哪里走散的,寡人看看能不能帮你找到你的家人。”赵括说道。

“多谢大王,民女的丈夫叫壮,在荡阴城北十里处走散的,当时人比较多,民女又抱着孩子……”禾说道。

“寡人知道了。”赵括点了点头,“灾民比较多,寡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还希望你能做好心理准备。”

“草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禾失落的说道,这段时间她不知见到了多少生死离别,又怎么可能没有心理准备呢。

荡阴城位于荡水以南而得名,过了荡水,距离荡阴就不远了,临近天黑的时候,赵括一行人终于赶到了荡阴城。

赵括还没有看到城门,便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灾民,各个饿的面黄肌瘦,瘦骨嶙峋,身上只披着一块破布,头发乱蓬蓬的。

见到赵括等人,也不躲避,反而涌了上来。

直到赵军晃动手中的兵器指向他们,灾民们才停住脚步。

“信陵君,立刻带人安排施粥,不要耽误时间。”赵括吩咐道,接着下令,“所有将士,全部收起兵器,我们是来赈灾的,不是来作战的。”

或许是灾民们听到了赵括在安排施粥,也或许是他们被大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