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2 / 5)

没能交付。

然而,希望和危机总是并存的。

腾飞这几个月产品销售情况良好,VCD影碟机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传呼机。

万燕和腾飞,就是国内目前最知名的VCD影碟机品牌。

可是,随着曝光度的增多,其他品牌的VCD影碟机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几个品牌很快就打起了价格战。

小半年的时间,腾飞VCD的定价从刚上市时的4999,降到了4499,照着这个趋势降下去,到年底可能会突破4000大关。

汪大海带着人跑来跟狄思科商量,“咱们要是像万燕那样,一直捧着价格不放,这个市场很快就会被那些小品牌占领。”

消费者才不管谁是最先生产VCD的,在产品功能都

() 差不多的情况下,人家肯定选择更便宜的。

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机型,是珠三角那边的一个叫“乐优”的新品牌,4200元就能到手。

狄思科有点怀疑地问:“他们将价格压得那么低,利润空间就非常有限了,他们赚什么?”

VCD影碟机虽然组装简单,但核心部件都是需要进口的。

成本并不低。

汪大海一脸晦气道:“他们完全就是拿来主义,没有研发投入,没有广告投入,机器组装好就放到市场上。连广告都不用打就有人买。”

前期宣传VCD影碟机用途和开发配套碟片的工作,大部分都被万燕做了。

所以万燕的售价一直降不下来,毕竟开发市场的成本太高了。

腾飞也占了人家的便宜,但腾飞在几项专利技术上也是有研发成本的。

而且还有每年三千多万的广告投入。

让他们跟那些小厂打价格战,无疑非常吃亏。

狄思科沉吟着问:“他们的产品功能和质量怎么样?”

“跟咱们的一模一样。”孙总工接话。

“你确定跟咱们的一模一样,而不是跟万燕的一模一样?”狄思科问。

“对,跟咱们腾飞的一模一样。”

“外形和噪声整形技术也一样?”狄思科再次确认。

“外形有所调整,只是按钮位置和颜色不同,噪声整形技术一模一样。”

这也很好理解,人家既然要模仿,当然要模仿最先进的产品。

腾飞的VCD影碟机虽然也是照搬万燕的,但在声音处理方面要优于万燕。

狄思科问:“噪声整形技术,咱们可是申请了专利的,他们没得到咱们的授权吧?”

授权是不可能授权的,这项技术是他们的独家优势。

有了独家专利,可以通过高价位让资金快速回笼。

汪大海摊手说:“没办法,国内的专利保护就是个摆设,能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即使咱申请了专利,人家想用照样能随便用。”

他对申请专利这事一直就不怎么看好。

申请了专利以后,每年都要交一笔不菲的年费。

而且什么保护作用也起不到,大多数侵权案件都要走法律程序。

而打官司是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很多专利权人怕麻烦,最终只能选择算了。

不过,狄思科显然不是怕麻烦的人,拍板道:“先给‘乐优’发函,责令他们立即停止侵权,如果没有效果,咱们直接走法律程序,起诉他们!”

孙总工对这件事也不怎么看好,犹豫道:“走法律程序,有可能会拖上一年半载的,即使咱们告赢了,乐优那边也不受影响,这段时间不影响他们卖货,顶多是判决结果下来以后,给咱们赔一笔侵权费。”

有这个时间,不如放在生产研发上。

实际上,使用腾飞噪声整形技术的企业不只乐优一家。

他们要是把人家挨个告一遍,那法务成本也太高了。

狄思科却并没有他们的担忧,“打官司虽然耗时间,但咱们至少能得到一些经济赔偿。咱们找几个已经做大的侵权品牌,有针对性地打上几场官司,也能提高咱们腾飞品牌和腾飞VCD影碟机的知名度,你们就把打官司当成做广告吧!”

众人:“……”

要是换个思路想的话,好像也不是不行。

“打官司的事,你们就不要操心了,搞好研发和生产销售工作就是大功一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近期会为腾飞安排一名法律顾问。”

狄思科亲自接手了专利侵权案,正式向那些侵犯了腾飞专利权的企业发出停止侵权通知。

六家企业,只有一家停止使用腾飞的噪声整形技术。

剩下的五家依然我行我素,该生产生产,该卖货卖货,完全不受影响。

于是,腾飞直接向以乐优为首的五家企业提起了诉讼,并在本地日报上发表了捍卫知识产权决心的文章。

这篇报道像是一个开战的信号,乐优很快也在广东的本地报纸上予以回击。

大致意思就是,VCD影碟机的发明者是万燕,你们腾飞也是个抄袭者,居然还有脸跳出来告其他人侵权!

而狄思科则继续在本地报纸上隔空回击——

如果万燕申请了专利,腾飞会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