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2 / 5)

着他们练琴。”

“嗯,在这边住几天,我负责接送他俩上幼儿园。”于宝塔也出言留人,“小狄不是让我培养个大画家出来嘛,咱家小宝在这方面还是有些随我的,我好好挖掘一下他的潜力。”

“那行吧,让他们跟姥爷住几天。”于童交代道,“每天幼儿园放学后,还得送狄嘀嗒去明星学校上一小时的小提琴课,回家以后练习一到两个小时。明星学校那边也有钢琴课,顺便让狄嘀嘀也练一练,明天我跟老师打电话说一声。”

于童事无巨细地将注意事项告知老爸和弟弟,被两人不耐烦地答应后,才跟俩小孩挥挥手,带着二狗子离开了。

刚走出于家大门,夫妻俩就默契地击了一下掌。

终于

把自家的小木匠送出去了!

狄思科搂上媳妇的肩膀说:“走,咱去后海那边找个酒吧坐坐,不用管那俩小屁孩了,咱也享受一下京城的夜生活!()”

*

“℅()℅[()”

他这边刚放下电话,周健将便进来通报。

闻言,狄思科赶紧将人请了进来。

潘芝花刚从乡下回来,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坐下就问:“主任,什么事这么着急把我喊回来?”

“今年上半年干旱的状况一直没有缓解,咱们的蔬菜供应还充足吗?”

“还行,莲花乡好多种植户都打了水井,这几个月一直不下雨,他们就抽水滴灌,暂时还能保证咱们客户的蔬菜供应。”

狄思科把今天的报纸递给她,指着一个篇幅特别小的报道说:“今年一直不下雨,地下水位已经是历史最低了,咱们区的水位下降了两米六。咱做了蔬菜生意就得看天吃饭,我看农贸公司还是早做准备吧。”

“你的意思是采购外埠菜?”潘芝花问。

狄思科点点头。

“现在采购外埠菜可不划算。”

入夏以后正是本地菜大批量上市的季节,因为没有长途运输成本,算是一年当中菜价最便宜的季节。

外埠菜在现在没有价格优势,很少有菜贩子会从外地进菜。

“今年全市普遍干旱,本地农户伺候蔬菜不容易,菜价未必会像往年那般便宜。”狄思科将全国蔬菜信息网上的数据指给她看,“现在南方的菜价普遍很低,加上运费以后,未必会比本地菜贵多少。今年的大旱是个隐患,不如趁早跟南方的供货商签个合同,以免到时候咱们无菜可卖。”

政企已经分开了,狄思科的提议只能是个提醒。

具体要如何操作,还得看潘芝花这个企业一把手的决定。

狄思科对经合办这种类似于中介的定位,也挺无奈的。

他们只能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推动企业或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他有时候就跟胡同里那些围观下棋的老大爷似的,恨不得自己上去走两手。

潘芝花得了狄主任的提醒后,联系气象部门咨询了今年的气候状况,又回乡下跟村里的几位有经验的老农聊了聊。

反复权衡再三后,跟河北的蔬菜种植基地签了一份供货合同,从七月开始,每隔

() 一天向北京送货一次。

自打这份合同签订以后,潘芝花每天都很焦虑。

既盼着北京能下点雨,缓解菜地干旱的问题,又怕下了雨以后,农贸公司买来的外埠菜会亏本。

结果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外埠菜从七月开始进京,但北京也在进入七月以后开始下雨了!

潘芝花望向前方那长长一列的运输车,心疼得直抽抽。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潘经理,要不咱们暂时取消采购外埠菜吧?”

“咱们是国营单位,既然已经签了合同,怎么能说反悔就反悔?”潘芝花内心后悔,但还是咬着牙说,“准备卸车!咱们采购的这批菜是无公害蔬菜,尽量供应几家超市,跟人家说清楚,咱们这是无公害的,价格比普通蔬菜要贵一些。配送中心那边的个人配送服务,也改一下菜单,把无公害蔬菜加进去,单价提高一点。”

“潘经理,个人客户几乎都是图便宜的,未必会买账无公害蔬菜。”

潘芝花烦躁地挥挥手说:“先这样吧,卖两天看看效果,实在不行就先进冷库,以后直供超市。”

潘芝花被这批外埠菜和突然降临的小雨闹得心绪烦乱。

心里偶尔也会冒出埋怨狄主任的想法。

但事情已然如此,采购外埠菜的决定是她做的,她埋怨人家也于事无补。

只能听着噼啪的雨声,尽量想想解决办法。

小雨断断续续下了小半个月,原本干涸的土地终于被雨水浇透了。

然而,时间来到七月中旬时,好似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小雨骤然转成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50毫米,好几个区县的降雨量达到400毫米,一下子就形成了北京近三十年罕见的暴雨洪水。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停课了,狄嘀嘀和狄嘀嗒不用去上学,在家里撒起了欢。

于童也给公司员工放了假,让大家等到雨停以后再来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