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2 / 5)

在电脑上填写数字,重新打印的。”

他在白纸上模仿了一下欧美客户手写的阿拉伯数字,指着“1”说:“就比如1这个数字,他们的手写体和打印体是一样的,1上面有一个小勾,有点像咱们的数字7,而他们的数字7要在一竖上画一横,与1区分。”

“所以,咱们手写的数字7,经常被外国客户认作1,有时4和6也会被混淆。这样的乌龙发生得多了,我们厂就完全摒弃了手写合同,一概用电脑打印。”

领导转身与随行的一个中年男人确认:“会场里有过这样的误会吗?”

“偶尔会有,专业的外贸员会根据客户的书写习惯填写合同,但咱们广交会的客流量比较大,有些单位会找临时业务员接待客户,这些人不注意细节的话

,就容易在合同上填错数字。”()

“”

∵本作者鹿子草提醒您最全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尽在[],域名[(()

狄思科依言将那份已经填完产品名称,数量和金额的合同打印出来。

用俄语跟乌克兰客户解释了合同中的重点注意事项,双方确认无误后,就可以正式签字盖章了。

领导点点头,对身边人说:“外贸要适应国际形势,各单位要多培养这样懂外贸和外语,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多面手业务员,北方日化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走在了很多单位的前面。”

狄思科:“……”

跟在领导身边的徐叔阳介绍道:“这位是北方日化厂的副厂长狄思科同志,曾经是我们东轻集团的外贸业务经理,也在咱们部里当过外事翻译。”

崔主任笑着说:“小狄同志的计算机技能还是在我们翻译室的时候掌握的呢,也算是咱们部里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了。”

狄思科忙谦虚道:“在咱们部里工作的那段时间,让我受益良多。当时部里注重外贸电算化的推广,经常组织学习和比赛。外贸电算化方便高效,又能与国际接轨,所以从部委来到基层,无论到了哪个岗位,我都要大力推广电算化办公,把在部里高效工作的优良传统延续下去。”

领导笑着向众人说:“所以我就说嘛,让部委的青年干部下基层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让年轻人得到锻炼,还能把先进理念带去基层,长此以往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狄思科站在人群里聆听领导的即兴讲话,讲话结束后,还有幸与大boss单独合影一张。

能有这么一张合影,狄思科就很知足了,回去以后把照片洗出来挂在墙上,郭美凤八成会招呼邻里邻居来家里参观,又能成为他家的一个新景点。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狄思科与领导的这张合影,很快就出现在了经贸部的内刊上。

外贸电算化和青年干部下基层,是部里最近的热门话题。

狄思科跟这两个话题都沾了边儿,当然就被领导和记者同志提溜出来当了典型。

此外,两家国字头大报也刊登了这张相片。

狄思科虽然脸蛋长得好,身高也很突出,但当时会场里有点热,他又忙着接待客户,前额和鬓角的发丝都被汗湿了,衬衫的长袖也被卷了起来。

站在西装革履的领导旁边,还怪淳朴的呢!

跟舞台上那个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判若两人,这就是朴实无华的基层干部呀!

郭美凤和于童没能看到经贸部内刊的报道,但他们在全国性的大报上看到了这张合影!

版面不大,却是领导对他工作的认可。

于童上街买了一百份报纸,一部分送给亲戚朋友分享喜悦,另一部分留作纪念。

要是狄思科以后需要写个履历啥的,这两篇报道也能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呀!

*

老妈和媳妇都为他取得的成绩欣喜,但狄思科本人

() 只高兴了两天就高兴不起来了。

他们每天花两万块在广交会门口打广告,

最开始的几天效果还不错,

不少客商会按照广告地址直接摸过来。

可是三四天以后,客流量明显就不如之前了。

钱运旺猜测:“大概是会场里的客流量整体走低了吧?那广告也是有保鲜期的,过了最初的几天,可能就没有新鲜劲了。”

狄思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每天来参展的客户应该不是同一拨人吧?总会有刚赶来的新客户,只要还有新人,这大飞艇广告就不会过期。”

之前的八个业务员不够用,现在是八个人还能闲一半。

狄思科感觉客流高峰并没有过去,受影响的似乎只是他们日化厂的展位。

他在展位里干呆着没意思,就自己在会场里溜达,一会儿就溜达去二楼找金兆辉了。

两个老同学在同一栋楼里呆了好几天,愣是忙得只见过一面。

金兆辉是陪着领导从深圳来广州的,领导出门应酬,他则被留在了展位帮忙。

狄思科找过去时,这小子正坐在后面吃干脆面呢。

“你不用招呼客户啊?”狄思科将手伸进袋子里抓了一把。

“不用,我代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