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2 / 5)

这亲妈也是有点嫌弃的。

狄思科在门口磨蹭半天,亲眼瞧着老师把人家小姑娘哄好了,让两人拉拉手做好朋友,这才放心地离开了幼儿园。

*

给他打传呼的人是钱运旺。

狄思科赶回单位时,钱运旺正急得团团转。

“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

钱运旺忙迎上来说:“领导,我已经从大华超市那边得到确切消息了,他们不允许咱们的产品免费进驻超市。”

“你没跟他们说,咱们厂是东轻集团的全资企业啊?”

“说了,”想到对方的刻薄嘴脸,钱运旺脸上通红,“他说东轻集团那么大,下属公司工厂几十家,要是开了这个后门,以后他们就没法做生意了。”

() “嘿!”狄思科搓搓头皮,没想到曲涛这么不给面子,“你找的是曲副总吗?”

“不是,曲副总没时间,他秘书为我引荐了超市的采购部副经理。”

狄思科心说,这基本就是曲涛的意思了。

丁是丁卯是卯,没有关系可以攀。

“厂长,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不能免费入场,就只能花钱了。

大华超市是由狄思科亲自引进的,他们的经营和盈利模式,狄思科心里一清二楚。

这种大型超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强盗逻辑”——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无论哪个厂家和经销商,若想将产品放进他们的超市货架,就必须提前缴纳一笔高昂的进场费。

有了厂商的进场费,超市基本就能把装修和运营的费用赚回来了。

也就是说,像日化厂这样的厂商,钱还没赚到手,就得先花出去一大笔钱。

为了将这笔钱省下来,狄思科才跑去找徐总走后门的。

不成想,徐总的面子也不管用。

“他们的收费标准,你打听清楚了么?进场费收多少?”狄思科问。

钱运旺翻出一张收费表说:“进场费一万五。”

“多少?”

钱运旺理解他的惊讶,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

狄思科:“……”

他以为一万块就顶天儿了,没想到这大华进驻内地以后,开价会这么狠。

难怪徐总说超市里的商品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呢,这个天价进场费就把一大半没实力的中小厂家拒之门外了。

一万五可不是小数目。

“走,叫上供销科的柳科长,咱跟曾厂长商量商量去!”

全市第一家大型超市的东风,他们是一定要借的,但到底要怎么借,还得有个详细章程。

曾浩田看到价格表以后,也被那高额进场费,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惊得目瞪口呆。

他与狄思科还不同,并不了解大型超市的运营模式。

这会儿只觉得港商是来内地卷钱的。

“那超市有啥了不起啊?”曾浩田甩了甩价目表,“我以前把电视机卖进过王府井和西单商场,人家那么大的单位,也没说收取个进场费啊!”

“哈哈,资本主义嘛,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他们这个超市要是干不了几个月就黄了,咱们交了那么多的进场费,岂不是会打水漂?”

“以大华超市的实力,几个月就倒闭是不太可能的,即使要倒闭,也能挺上一两年,够咱们回本儿了。”

曾浩田不是那种不接受新鲜事物的老顽固,这种零售模式在很多国家都成功了,说明人家是有狮子大开口的资本的。

但有些问题,他得问清楚。

“进入超市货架的每种商品都要交一万五,还是每个供货商交一万五啊?

钱运旺已经将细节打听清楚了(),

“?[((),

一次性缴纳一万五进场费,就像在银行开户似的,交了这笔钱以后,咱们厂就在超市里有户头了。在咱们的户头下,无论销售多少种产品,人家都不管。卖一种商品和十种商品,进场费是一样的,所以,咱们能提供的产品种类越多越划算。”

“那咱们交了这一万五,岂不是可以把厂里的所有产品都放进去?连滞销的老肥皂都可以一起卖?”

钱运旺说不出个所以然,但狄思科是了解详情的,解释说:“超市里采取末位淘汰制,卖得不好的产品会被直接淘汰,人家不可能让这种滞销品占用货架资源。”

“这个端头费和堆头费是怎么回事?”曾浩田指着价格单上的名目问。

这价格单上列出了近十项收费项目,广告费、海报费、促销费之类的,他都能猜个大概。

但这端头和堆头费就让人费解了。

“端头费就是把产品陈列在货架的两端,面向过道,人流量大,咱们产品的曝光度也高!堆头费就是单独把咱们的产品堆在桌面或地上,作为主推产品。”钱运旺怕他心疼钱,忙说,“这个费用不是必选项,可以根据咱们的实际需求选择。”

柳勇:“……”

这港商可真会赚钱呀!

国营百货商店里,也有货架位置之争。

但是厂商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