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2 / 6)

一脸菜色,彬彬这回也笑不出来了。

郭美凤刚在戏校当了老师,勉强算是一名人民教师,她对大儿媳的决定没什么可挑拣的。

人家督促男人儿子上进,总不能说这是错的。

“小林,你挺着肚子,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郭美凤觉得林桐不会挑日子,“要上进也不急在一时,等你生完孩子再说吧。”

“妈,电大和夜大的报名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快点复习就赶不上在今年入学了。”

“明年入学也一样,老大都三十多了,早一年晚一年上学没差别。”郭美凤没想到这儿媳妇还是个急性子。

“晚入学一年就晚毕业一年,”林桐言之凿凿,“政策一年一个样,不如趁早毕业,让他抓紧时间转干部编。”

如今很多国营单位里,工人编转干部编的首要参考条件就是学历。

() 狄思国是电影厂的灯光师,属于技术工人,即使年年得先进也不可能让他转成干部编。

所以,林桐就打算让他拿个夜大学历,等毕业证到手,她再给领导送点礼,兴许就能从技术工人转成干部。

他们家马上要养三个孩子,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只靠狄思国当工人的那点工资,根本保证不了生活质量。

她在上海的时候,送女儿去学了钢琴和舞蹈。

如今她离了婚,也不打算停止对女儿的培养,来北京以后又给她找了钢琴老师,每周去上两节钢琴课。

她工资的大头都花在了跟前夫的女儿身上,大儿子和肚子里这个就得指望狄思国了。

老狄家养孩子比较糙,只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至于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什么的,全都随缘。

林桐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但她现在没有多余的钱给彬彬培养特长,就只能先花大力气抓起他的学习成绩。

她觉得自己用心良苦,挺着肚子还得操心这爷俩的未来。

结果这一大家子没有一个体谅感激她的。

“老五,你说我这个决定对不对?”

林桐觉得狄家最灵的就是老五,长得灵,头脑也灵。

肯定能理解她的用意。

狄思科确实能理解她的用意,但上进这事吧,不是你一厢情愿就成的。

这上进心得是自发的,否则遇到一道稍微难点的数学题,都能成为他中途放弃的理由。

郭美凤让林桐先坐下,然后一面整理着自己唱戏的头面,一面问道:“你之前在上海的那个男人应该挺上进的吧?”

突然被问到前夫,又是在狄思国跟前,林桐稍微有点不自在,但还是点头说:“他最开始也是工人,后来家里开销大,我就支持他下海经商了。”

“你看你,把前面那个男人培养出来,他就包小蜜了。”郭美凤摇头说,“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你怎么还不吸取教训!老大虽然是我儿子,但我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一直这么老实。谁有也不如自己有,你与其费尽心机培养男人,还不如培养培养你自己。”

就比如她,一把年纪了,照样能当戏校老师!

郭美凤对儿媳妇说的是实在话,但林桐却听得面色涨紫。

一孕傻三年的说法不是没道理的,她上学的时候脑袋还挺灵的,可是生了孩子以后却看不进书了。

她跟狄思国都是高中学历,她考不上大学就想督促同样是高中生的狄思国试试。

她自打跟狄思国结了婚,在狄家跟前一直很有优越感。

这会儿以为被婆婆看透了心思,面上就有些尴尬了。

不知是情绪问题,还是应该瓜熟蒂落了,她还没想好如何应对婆婆的问题,便感觉身下一湿,羊水好像破了……

“妈,思国!”林桐捧着肚子,惊慌地说,“我好像要生了!”

郭美凤:“……”

她也没说什么啊,怎么就把媳妇闹得要生了?

得嘞,这回谁也不用学习了,赶紧送医院生孩子去吧!

四合院里瞬间人仰马翻。

叫车的,准备被褥吃食的,在家看孩子的,都被郭美凤一一安排了。

好在老狄家人口多,每人负责一项,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大嫂被送去了最近的医院,狄思科接到老妈指示,骑着摩托车去太平里胡同取备产包。

看到大嫂挺着大肚子喊疼,上车的时候还死死拽着大哥的袖子。

头一次经历孕妇生产的狄思科,心里砰砰直跳。

这有点吓人啊……

林桐在产房里呆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凌晨才把小儿子生出来。

狄家人都没见过彬彬刚出生时的样子,不过大哥说这个小儿子跟彬彬那会儿挺像的。

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郭美凤心里仅剩的一点疑虑又打消大半。

彬彬长得像狄家人,看来这孩子还真是老大的。

她让小孙子随着大孙子的名字,叫狄志礼。

小名就叫有礼。

一个彬彬,一个有礼,一听就是亲兄弟。

*

老狄家添了丁,一家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上。

狄思科这个成年人的行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