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2 / 6)

他妈现在属于穷人乍富,连这种门头房都开始挑挑拣拣了。

卢大爷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见这老太太看了房本以后神色淡淡的,就知道人家没相中。

不过,他手头也就这三间铺子还算拿得出手。

要是让他用两间铺子换,他还舍不得呢。

“大妹子,要不您先去我那院子里看看?要是真的相不中,我就不耽误您的工夫了,再去下家谈一谈。”

郭美凤也是个爽快人,瞧着天色还早,便点头同意了。

让老二陪着她一起去。

卢大爷先是带他们绕路去看了三间门头房的情况。

三间都在生活区,一

间租给了风味小吃铺,一间是小卖部顺便经营公用电话,还有一间租给了理发馆。()

?本作者鹿子草提醒您最全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尽在[],域名[(()

郭美凤心里有了数,便想直接去他那院子看看。

卢大爷有四个女儿,老二老三都结婚了,只有老大和老四留在身边。

大女儿发现老爷子带了陌生人回家,就猜到这可能是要换房的目标对象。

等客人了解了院子的大致情况后,她便陪在郭美凤身边,参观了四姐妹的闺房、书房和儿童房。

即便郭美凤是抱着挑毛病的心态进来的,也得实事求是地讲一句,人家这院子布置得挺好。

没有时下很多人喜欢的那种江南水乡风格,就是很规矩的老北京四合院的样子。

灰瓦红漆,宽绰疏朗。

院子里植树栽花,还养着一缸金鱼。

抄手游廊经过风吹日晒,有些褪了色,让这院子看起来多了些烟火气。

室内装修不算豪华,主要是靠那些实木家具和古玩字画装点的。

不过,换房以后,这些东西人家肯定是要搬走的。

郭美凤没见过什么豪宅,见识有限。

但这院子被拾掇得干净整洁,原汁原味,对他们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换了以后,最起码可以省下大杂院的装修钱。

*

卢大爷算计得没错。

郭美凤看过那院子以后,确实动心了。

房本上少了一百五十米,用一个小门头做添头,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她当天没给卢大爷答复。

之后几天又摸过去几次,考察了门市房和院落附近的环境。

希望搜罗到更多信息给老五作参考。

而另一边的狄思科经过一个礼拜的准备后,终于站上了国际经贸问答知识竞赛的决赛擂台。

决赛是在大礼堂举行的,除了来观战的各单位同事,各部门的领导和通讯员也都坐在了观众席前排。

狄思科还是被安排在第二位出场的,组长给他定的目标是争十保八。

最好能淘汰十名以上选手,实在不行淘汰八人也成,以求减轻后面出场队员的压力。

不过,挺进决赛的五组队伍,明显要比初赛的那些强劲许多。

他在台上站了一个多小时,腿都站麻了,才勉勉强强熬走了十个人。

想帮小组淘汰更多人,也是有心无力。

但他是到目前为止坚持时间最久的选手,下台时虽败犹荣,观众们自发地献上了掌声。

有了他和陈诚打下的基础,随后出场的翻译室女同志们简直势如破竹。

法语组的一个大姐将外资局和外贸管理局的最后一名选手淘汰时,他们翻译室的席位上竟然还有一人没有出场!

当狄思科从单位大boss手里接过获奖证书、鲜花和一张电视机票时,他真的差点就落泪了。

除了比赛前一天回宿舍洗了澡

() ,他已经在单位连轴转了一个礼拜!

终于可以回家啦!

然而,等他揣着那张来之不易的电视机票,欢欢喜喜地跑回家时,郭美凤却告知他,可以跟卢大爷换房了。

“你现在这么忙,哪有时间管钉子户和房子装修,不如住个现成的房子。”

郭美凤有理有据地说,“老卢的院子我去看过了,咱要是想自己装成那样,也得花不少钱。关键是咱家没那么多钱能用来装修。”

面积上差点就差点吧。

人家给了一个小门头,还不用咱们处理钉子户。

总得让人家占点便宜。

郭美凤确实能当狄思科的家,听她详细讲了这几天的经历后,狄思科自己也去卢大爷家瞧了。

既然双方都没有异议,他当场就拍了板,换房!

不过,有些内容是要提前写在合同里的。

比如那两户钉子户。

他用什么手段劝搬,狄思科不管,但一切后果由老卢自己负责。

咱们丑话说在前面,万一闹出了大乱子,或是钉子户仍然死赖着不搬。

双方可不带反悔的。

狄思科跟卢大爷签了协议,又抽出两天时间去房管局办了手续。

其他的事他就彻底委托给了郭美凤和正在家里猫冬的三哥。

当起了甩手掌柜的狄思科,下了班就再次跑去了歌舞团。

他要跟于童谈谈青歌赛的选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