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2 / 5)

万没想到的。

袁大姐能年稳坐专业成绩前,那可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

随便什么人都能看出人家没有搞对象的意思。

狄思科咧咧嘴,点评道:“他没什么眼色,但挺有眼光的。”

闻言,袁媛收起复杂表情,笑了出来,“当时咱们系里已经计算完综合评分了,我排第二,他排第五。”

狄思科玩笑道:“他口碑还挺不错的,家庭条件好像也很好,你怎么不考虑一下啊?”

袁媛略带嘲讽地牵起唇角。

张新华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非常真诚,而且并不是装的。大家都是智商正常的天之骄子,如果张新华有问题,他不会得到几乎全班人的认可。

但是,入学报到那天,她穿着自己最干净的衣裳来到新生报到处,张新华当时就排在她前面,她能感觉出来,对方在有意与她拉开距离。

她敏感又记性好,连小时候她娘偷喂弟弟吃块糖的画面都能记二十年,更何况是近两年才发生的事呢。

张新华是不是真心喜欢她,她能感觉不出来吗?

她当时只以为对方在消遣她,并没往旁的方向联想。

但是出了那一千块的闹剧后,她很快就将前后联系了起来。

如果张新华认为,跟她谈个对象,就能让她放弃优秀毕业生评选,那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袁媛将最后一口面包吃完,低声道:“我跟你说这些,是想劝你别再去查那个写举报信的人了。只要咱们得到了他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就是对他最大的报复。”

“你还挺阿Q的啊!”狄思科调侃。

“我说的是真的!”袁媛四下瞅瞅,冷静地说,“他出身好,全家都是干部和知识分子。咱们知道了是谁捣鬼,心里有了防备就好,别跟这种人硬来,咱们占不到便宜的。”

“袁大姐,没想到你还挺厉害的,”狄思科笑道,“把人家的底细都摸清楚啦?”

袁媛无奈道:“那我不得问清楚,才能有所防备嘛!”

她一个农村娃,哪知道城里这么险恶!

真是人不可貌相。

“他家人都是干嘛的啊?”狄思科打探,“有公检法的吗?”

“那倒没有,只有一个嫂子是户籍民警,不是什么大官。”

狄思科骑上自行车,安抚道:“袁大姐,你放心吧。正事都忙不过来呢,我哪有那美国时间跟人较劲啊。反正那举报信只是虚惊一场,对我没什么伤害。再说,去不成部委,咱去其他单位照样工作!”

真是搞不懂对方是怎么想的,一个实习名额而已,竟也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去哪工作不是工作啊?

“你能想开就好。”袁媛挥挥手说,“那我先回去了,明早还有早读。”

狄思科口中嗯嗯嗯,一派轻松地骑车回了宿舍,然后连夜写了一篇小作文。

他们学校去年刚成立了电子计算机中心,张新华在这方面的眼光很超前,依托着电算中心,也申请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协会,打出了外贸电算化的招牌。

大家都能看到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前景,所以申请加入这个协会的学生特别多。

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限,张新华采用了入会收费制度,每人每年要交块钱的电费和计算机折旧费。

这个社团的成员有将近百人,一年下来光是会费就能收差不多一千块,据说这笔钱是要用于维持协会正常运转的。

狄思科也是这个计算机协会的成员,前后交了两次会费,共计六块钱。

学校的计算机课,每周只有一节,他舍得花这份钱主要是为了增加些使用时长,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咨询指导老师。

前两天去电算中心上课时,他侧面打听了一下,张新华只在去年给电算中心预付了五十块的电费和两百块的计算机折旧费,之后就再没有过其他投入。

电算中心的老师和社团干部都是为同学们义务服务的,没有任何收入。

张新华也没用这笔钱购买新的计算机设备。

而且今年月份学校为了推动外贸电算化,还给这个社团拨付了一笔专项资金。

那么,这每年将近一千块的费用去了哪里?是如何使用的?归谁保管?

狄思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对此只是瞧个热闹,之前从未深入了解过。

要不是为了调查那个一直盯着他的举报人,他也没想到一个社团能有这么多的收入。

他将小作文一式份,拿起来仔细检查一遍,字迹跟那打印出来的举报信还挺像的。

张新华到底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了不算,还是交给学生处去调查吧。

不过,做完这一切,他又意兴阑珊地将信纸锁进了抽屉里。

把时间浪费在互相攻讦上,真挺没劲的。

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狄思科思忖再,决定再等等。

要是他们系的学生接二连被举报,相互报复的意图也太明显了。

等两个月吧,如果计算机协会的会费仍没有落实,他再把小作文交出去也不迟。

年底正是集中评优的关键时期,包括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

希望张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