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举荐(1 / 2)

“报主公,营帐外面,有军师的好友,过来献粮,请主公示下。”

听到麾下亲卫的汇报,孙策头也不抬,只是盯着庐江城的地图出神。

“哦,知道了,粮食收下,将人给打发了。”

交代了一番之后,又想到了什么又道。

“对了,既然是公瑾的好友,那就多给几个赏钱,以为谢意。”

“是主公,小的明白。”

然后,就将鲁肃他们一行人给打发了,并没有面见鲁肃本人。

“哎,既然公瑾不在的话,那就改日再叙吧。”

从士兵的口中得知,现在周瑜并不在大营,鲁肃有些遗憾,只是叹息了一声,便自行离开。

等周瑜火急火燎的赶回孙策大营的时候,鲁肃已经离开许久了。

“哎呀,差一点,就差一点。”

“不能如此怠慢如此大才,必须让伯符知晓此事,延请人才才是。”

这些想着之后,周瑜人不卸甲,马不解鞍,便急冲冲的朝孙策营帐而去。

等到了孙策营帐,不需要禀告,周瑜很是自然的掀帘而入。

“公瑾,来得正好,正好有大事和你商议。”,见周瑜来了,孙策很是开心,招呼道。

“不知道伯符兄,有什么大事?”

虽然心中急切,但周瑜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哈哈,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要和公瑾探讨一下,如何快速拿下庐江郡,减少大军的损失。”

听到孙策的话,周瑜顿时就明白过来,不由分说,便跪伏于地请罪道。

“瑜不才,导致粮草被敌军偷袭焚毁,以至于军心浮动,还请主公治罪。”

“快快起来,公瑾不必如此。”

孙策见此上前扶起周瑜,非常平淡道。

“这不干公瑾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陈武失职大意所致,策已经按律处罚了。”

宽慰了周瑜一番之后,孙策又笑着道。

“再说了,不是还有抢救回来的粮草,再加上公瑾好友,送过来的粮草,足以坚持到攻破庐江。”

“到时候,兵马钱粮,那还不是源源不断了。”

“是以,不必担忧,也不必如此。”

说的周瑜不住的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话既然说到了这个份上,周瑜自然接着这个话题又道。

周瑜道,“今兄长坐领江东,当尽揽江东英才,以保江东。愿荐一人以辅兄长,未审钧意如何?”

孙策多少有点明白对道:“可是送粮之人?”

周瑜对道:“正是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青州投袁氏,因吕布攻青,肃尚踌躇未往。”

“今日肃亲自送粮来主公大营,可见其心中已有出仕江东之意。”

“此等人才,真乃天赐主公也,万不可失。”

听到周瑜的夸赞,孙策自然很有兴趣,又追着问了一句道。

“此人之才,比公瑾如何?”

周瑜自信道,“略逊瑜一筹,但在有些方面,胜瑜百倍。”

担心孙策听不太懂,周瑜又补充道。

“胜江东二张,十倍也。”

孙策闻言大喜不已,随即让周瑜立即去请鲁肃,共议大事。

“烦劳公瑾辛苦一番,去拜请之,策愿意待为上宾,以国士待之也。”

“过所愿而,不敢辞也。”

周瑜领命,也显得很是开心。

于是周瑜先亲见肃叙礼毕,具道相慕之意。

肃曰:“近刘子扬约某往青州,某犹豫之。”

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兄孙伯符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

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策。策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

翌日,策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夜半,策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亡父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袁氏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已呈不可复兴之象,袁氏、曹操、刘备、吕布、刘表、刘璋等皆一时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先问鼎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乱,从庐江引兵进江夏,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策闻言大喜,披衣起谢。次日厚赠鲁肃,并将衣服帷帐等物赐肃之母。

肃感念孙策知遇之恩,又荐一人见孙策: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也。因徐州动乱,避祸江东。策拜之为上宾。瑾劝策可趁北方之乱,同盟曹操,然后乘便图荆州、徐州之地。

策依言,乃遣诸葛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