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双方如意(2 / 4)

给钱来买就完事了,没必要这么麻烦。

但楚轩没这么做,正如当年他一分钱不出,占据16%股份在最后狂赚1个多亿,这属于空手套白狼的行为。

如今楚轩一恩还一恩,让他们也空手套白狼一次,给他们加入了龙游后的更多年红利,以及分享璀璨时代的渠道和资源,让他们摇身一变,从半资本进化为真正的资本,自己的事业完全由自己做主。

这一个决策,不仅安抚了他们这些创始人被让股份而躁动的心,还能顺利完善璀璨时代集团化的股权架构。

又给了他们自主、自由的事业发展权力、资金和资源,同时还扩大了集团公司的规模和打造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最终还保障且升华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羁绊。

这样的手段……不,陈到名不认为这是手段,这叫为人处事又很有商业头脑的智慧。

“轩弟,太聪明了你。”刘佳玲感叹。

股权事关切身大利益,原本让股注定是多少要伤点感情的事,被楚轩这么一弄,最终实现多赢。

什么信托公司,什么股权池,什么合约股,什么工作室挂靠璀璨时代又和信托实现红利合作啦……

这些东西让她来想,估计把脑袋想炸了都想不到其中的关联。

而且,在娱乐圈内,艺人脱离公司成立工作室,这本身是一件有损公司利益的情况,因为艺人不受掌控的同时,工作室跟公司合约一到期,大概率就会彻底脱离跟公司的利益关联,使得公司永远损失掉这名艺人及其工作室所带来的收益。

但是呢,正如陈到名想的,有信托公司股权池的诱惑在,傻子才会脱离璀璨时代,随着微娱、龙游和璀璨时代本身的盈利攀高,他们每年的红利分润都会实现飙升,有躺赚的不要干嘛去脱离?

这么一来,无论他们的工作室发展多好,永远都要让利一部分给璀璨时代,这不止一家工作室,而是十八家。

可是,楚轩出于感情保障且提高了他们的红利,又让他们实现了事业自由的目标,这又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一切。

这样的一个决策,包含了楚轩感性的心理,以及理性的思维。

可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楚轩的感性心理,看重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一个想法和决策。

“来,小轩,我敬你。”刘佳玲端起酒杯。

看李栤栤、范栤栤也有作势敬酒的打算,王金花连连说道:“等下等下,事情还没说完呢。”

“边喝边说嘛,菜都要凉了。”刘佳玲说道:“我和伟爷中饭都没有吃就从香江赶过来的。”

伟爷,是梁超伟的绰号。

听她这么说,楚轩举杯道:“陈老师,哥哥姐姐们,大家一起,喝第一杯。”

见楚轩主动,王金花、刘小丽和刘艺妃也就和众人一起端杯,同饮一杯酒。

楚轩的这个决策,算是借鉴华为股权模式,只是进行了一个改版。

华为的股权池散布给全体员工,这样的股权模式让人佩服华为老总的魄力,但这不适合璀璨时代。

他需要绝对的控制权,在璀璨时代影视工业化这条路上才不会有内部阻碍,没有绝对控制权保不齐就会有人跳出来跟他唱反调,毕竟影视工业化是一条看不到收益的路,它需要反复投入资金并用实践去验证所谓标准。

假如影视工业化成了,璀璨时代会不会走华为这条民主的股权架构路线?那这是长远以后的事了,到时候再说。

只是目前而言,他将股权池分化出来,华为是分给员工,璀璨时代则是分给工作室。

如果李栤栤他们能够把工作室顺利发展成公司,则股权池顺势分在他们的公司头上。

这样的股权池对标工作室或公司的模式,只是集团公司投入资金发展分公司的一个变种模式。

相比正常投资分公司的情况,一旦分公司运转不良,总公司可能会放弃投资。

而这个变种模式更能提供双方紧密联系,因为不管分公司运转良好与否,总公司每年都会给分公司释放红利。

抛开感情不谈,他这么做的底气,也是因为在场的各位都是大明星,光靠明星效应带来的代言、通告、片酬等商业价值,即便亏也亏不到哪里去,如果他们发展起来了,他们赚的同时璀璨时代也能赚更多分成。

这是次要的。

他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影视工业化。

如果璀璨时代影视工业化成功,怎么推行到市场?

华艺、光线、成天等这些大资本会听他的吗?会按照他的标准搞影视化?那这不成了璀璨时代小弟了?

这想想都不现实,或者说实行起来很难很难。

可要是李栤栤他们发展起来了,各自工作室或公司有一定影响力了,那璀璨时代就等于拥有十八家推行影视工业化标准的坚实盟友,这捆绑在一起的影响力将无与伦比。

影视工业化成不成是个未知数,李栤栤他们发不发展得起来也是未知数,但他必须未雨绸缪,不然未来或许会有很多麻烦和阻碍。

看到在场的人没对他的决策有什么负面反响,反而都是含着些激动的支持,他也安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