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朱元璋是人才(2 / 3)

到百姓们的喜欢。

许多百姓但凡有点儿什么好处都不会忘记他。

就老朱在接待部衙门住的这段时间所见,高飞回衙门的时候,手里几乎没有空着的。

不是山鸡,就是鸭蛋,甚至是蘑菇之类的东西。

有的时候朱元璋都想不明白,就这滚刀肉似的家伙,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呢?

当然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对于高飞拿回来的那些东西,朱元璋可从来没有客气过。

几乎一大半儿都进了老朱的肚子。

对此高飞也不甚在意,虽然每次嘴上都不饶人,但是不论有什么好事,都想着朱元璋。

“我说老常,你就干脆留在接待部,家们跟着我混得了。”

“说真的,这不比你去做生意要强的多呢。”

酒过三巡之后,高飞又开始劝朱元璋了。

几乎他们每次喝酒,高飞都要救世,从第一次。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的活儿干的实在是漂亮。

大同府周围现在一共设置了八个接待部,都是用来接纳四面八方涌入大同府的难民的。

这些接待部的情况,也都跟高飞这边差不多。

那些乱七八糟的账目,除了有几个曾经干过商人的能处理明白之外。

大部分的账目都只能交给那些专门的账房去做。

为了这件事儿,这些接待部的人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是不管哪个接待部,最起码需要两到三个账房,才能把这些账目全都捋顺。

在朱元璋来之前,高飞其实也雇佣的两个账房。

不过,他比较倒霉,这两个账房都出了一些问题,所以全都不干了。

这也是为什么高飞当天得知老朱会算账的时候,也顾不得调查他的详细底细,直接就把他带到了衙门。

实在是他自己已经完全处理不了这些公务了。

结果让高飞无比意外的是,他只不过是随便在大街上抓了个人,结果竟然抓到了一个相当了不得的人才。

这个叫做常在的商人,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是算起账呢却是相当的麻利。

别的借贷部需要一两天才能算明白的账,他几乎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算的明明白白。

高飞明明觉得,这个家伙每天不务正业的到处闲逛。

可衙门里的账目却是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自从老常来了之后,上次可没少夸他们这里的账目处理的好。

这样的人才常在,可是真不想放走啊。

可惜这位老常是个人精,他都没给按你的说了这么多次了,对方却从来都没有表过态。

尽管大同府外面的难民营,是朱瀚亲自弄出来的。

可每一次来到难民营,朱元璋仿佛都能感觉到这里跟之前比起来发生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只不过这些变化并不算大,所以一时之间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如果非要说的话,朱元璋觉得,这座难民营正在缓慢的成长。

仅仅过了一两天的时间,那民营的周围都有可能多出好几座木屋。

这里的百姓们除了少部分真正好吃懒惰的之外,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努力工作,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

“这竟然是难民营吗?”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情不自禁的惊讶道。

尽管在来到这里之前,朱元璋已经跟她说过了这边的情况,马皇后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可当真看到那没赢这里边的情况,她依旧惊讶的合不拢嘴。

哪怕是刚刚从燕京出来,看到了燕京那边儿异常繁华的景象。

可这里又不是燕京,而是刚刚受到了旱灾的大同府。

就算在朱瀚的治理下,这里的百姓能勉强过好日子。

可不管再怎么样,他们也是招灾的呀,现在却完全看不出多少受灾的痕迹?

在抵达大同府的路上,马皇后跟朱元璋见过不少的灾民。

他们的情况,才跟马皇后印象中的灾民能够对应的起来。

而这里的百姓,给他的感觉生活比许多普通的百姓说话要好许多。

朱元璋得意洋洋的笑道:“这是当然,你也不看看这个难民营是谁弄出来的。”

马皇后给了朱元璋一个大大的白眼儿:“如果切身没记错的话,应该七五弄出来的吧,跟陛下您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朱元璋吹胡子瞪眼的,似乎非要跟马皇后争出个是非对错来一般。

“大同发生旱灾的时候,是不是咱把七五派过来救灾的?”

“这还不是说明咱慧眼识人,才让这些灾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吗?”

马皇后没有正面回答,反而似笑非笑的道:“也不知道是谁,当初刚刚听说,七五把粮价提高到四两银子一石的时候,气的差点没把桌子给掀翻了。”

朱元璋的呼吸一致,颇有些心虚的反驳道:“咱那是高兴的。”

马皇后微笑不语,并没有当场戳穿朱元璋的谎言。

朱元璋也不想再提起这件事,连忙打了个哈哈道:“那民营这边有一个大广场,那边儿可是相当热闹,走咱们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