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为什么要选择倭岛呢?(2 / 3)

国珍见过他们后,并没有再出现,而是让人带着他们在倭岛上转转,这是方国珍的命令,他要让这些学士、学子清醒的认识到,如果留在倭岛,他们要适应在倭岛的生存环境。

很快,三个学子受不了方国珍在倭岛的残暴统治,选择从倭岛离开,沙启亮也想离开,但最后却也坚持了下来。

他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有件事他没有弄明白。

方国珍在倭岛如此肆无忌惮的造杀戮,是得到了朱瀚的命令,还是得到了其他人的默许?

不就是死人吗?

当年在北平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他还很小的时候,就曾远远的看到过,在北平城外的蒙元人大肆杀戮的场景,如今倭岛上的杀戮比他小时候见到的虽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多少还是可以承受的。

沙启亮很想弄清楚,朱瀚为什么这么看不惯倭岛人,而且要让其灭绝。

在沙启亮的认知中,朱瀚不是这种人。

沙启亮选择留下,和他一起留下的,是同窗刘彬和周林,两人也是普通百姓家庭出身,在学堂中也不显山不露水,见沙启亮这位同级的最优秀的同窗都留下来,他们也选择跟着一起留下。

三人决定留下后,方国珍才再次出面,脸上挂着让人不寒而栗的笑容,但言语中却也带着真诚:“你叫沙启亮对吧?在你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就非常看好你,没想到最后真的是你留了下来,哈哈……留在倭岛,咱们一起为大明做贡献吧。”

沙启亮并不排斥给大明做贡献,但如果让他杀人,而且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去杀人,这点沙启亮做不到:“镇海公,你说的贡献,是指什么?和你一样,在倭岛杀人?”

“不是。”方国珍摇了摇头,对沙启亮说道:“在倭岛,有大明的一笔财富需要管理,你的两位同窗,要去那儿协助当地的负责人,把那些大明的财富管理好,至于你嘛……我希望你留在我身边,帮我处理一些倭岛上的日常事务。”

“这个……”

沙启亮没有反对,但对方国珍所说,要让他处理事务有些排斥。

处理事务,处理什么事物?就跟着你杀人吗?

方国珍似乎看出来沙启亮心中所想,直接说道:“倭岛的事务,可不仅仅是杀人。”

见方国珍这么说,沙启亮也不好再反驳什么,点点头说道:“我先试试,如果我做不来,会主动向镇海公请辞。”

“好。”

方国珍笑眯眯的点点头,认同了沙启亮所说请求。

……

方国珍把自己的掌书记派了出来,让他跟在沙启亮身边,让其把自己熟知的情况告诉沙启亮。

倭岛上有什么事务?

很多。

沙启亮看着堆满灰尘的满屋文籍,不由得感到头皮发麻。

他不由得看向掌书记:“这么多文籍资料,你们难道没整理过吗?”

掌书记尴尬的说道:“沙大人,我不过是一个读了两年私塾的兵,认识几个字,我能把以前发生的事都记下来就不错了,至于整理……我不会。”

你倒是坦诚。

沙启亮感觉非常无语,他终于知道方国珍为什么给他这么大权利,给他这么大的自由度了,合着他们以前从来没整理过。

看出沙启亮的纠结和为难,掌书记倒是信誓旦旦:“沙大人,你放心,我记性很好,来到倭岛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行吧。

沙启亮认命了,已经来到倭岛了,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如老老实实在这里呆着,踏踏实实做事。

沙启亮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方国珍在来到倭岛后的档案,争取让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线,以后记录进明史的时候,也好有些依据。

不得不说,沙启亮的计划很好,但在做的时候,却知道困难重重。

之前信誓旦旦给他说,自己记忆力很好的掌书记,一件事都说不清楚,只能凭借记忆力去口述。

但是……这位掌书记的记忆力杂乱无章,就真的是记忆好,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

比如,这位掌书记在说洪武二年刚到倭岛时方国珍下达的命令,突然就说到在洪武七年才收获的成效,然后再插叙在洪武三年和洪武五年中遇到的困难……

这特娘的怎么写史?

算了,自己来吧。

沙启亮:我当初为什么要来倭岛呢。

此时的沙宝亮已经放弃之前的想法,他觉得让倭岛的历史消失几年也不错,最起码能让大明军士在倭岛的杀戮消失,也不至于让后人诟病。

自从给沙启亮安排好任务,方国珍也就没有再见过沙启亮,他也知道自己并不受待见,没事的时候连面都不露。

……

沙启亮和他的同窗,虽然在倭岛做的事情不一样,但距离并不算远,在闲暇之余,三人还能再聚一聚,聊聊工作,说说自己在倭岛上的所见所闻。

十五的晚上,又是他们聚会的日子,沙启亮也就早早的下班,去和同窗聚会。

倭岛的资源不多,煤炭资源更少,但却不缺木材。

冬天的时候把炉火烧的旺旺的,沙启亮三人聚在一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