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把事情交给朱标去做(2 / 3)

以获得爵位,朱元璋原本以为只给个爵位就足够了,但现在看来……还不够。

“这些工匠,为我大明呕心沥血,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搞研究,他们的功劳,怎么能只用爵位来衡量?”

朱元璋思忖一番,对朱瀚说道:“七五,来稽首一趟,咱看到了这里工匠为大明做的贡献,他们做了这么多贡献,岂能只用爵位来衡量?咱准备给他们爵位的同时,也给他们金银,鼓励他们为大明做出的贡献。”

朱瀚听到朱元璋的话,点点头说道:“的确像哥说的这样,应该用金银作为奖赏,毕竟咱大明的爵位,也不是说给就给的,爵位就那么多,狼多肉少,不如给金银来的实在。”

顿了一下,朱瀚继续道:“哥,这金银可以给,但土地不行,如今我们大明的人口越来越多,咱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够用。”

“对,七五说的在理。”

说到这儿,朱元璋像是想到了什么,对朱瀚说道:“有件事,咱当时没放心上,现在咱看在眼里了,有些家伙仗着对大明有功,开始侵占和兼并土地了,咱要找个机会,把他们收拾了的。”

土地兼并?

提到这四个字,朱瀚的眉毛不由得跳了一下。

不用问,肯定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功臣干的,尤其是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批武将,都是老百姓出身,也没读过几本书。

功成名就后也变得飘飘然,不把大明的律法制度看在眼里。

这事……得办。

但是,不能让朱元璋去办。

“哥,土地兼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是铁律,决不能被人触碰。”

在遏制土地兼并的这件事上,朱瀚和朱元璋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不过,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值得商榷。

在朱元璋心中,大明的百姓是放在首位的,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尤其是不少武将都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他们触碰了大明的律法,朱元璋或许还会网开一面,可一旦触及到朱元璋的底线,那不好意思……谁都不好使!

朱元璋看到朱瀚说了一句话后,就开始沉默下来,顿时也猜测到朱瀚心中想的是什么。

不过,家国大事,只是沉默没用,该面对的时候还是要面对:“七五,你是不是担心,我把老弟兄们杀了以后,会让人离心离德?”

“担心,但又不是特别的担心。”

朱瀚如实相告,道:“那些人要处理,但不是一定要杀了或者流放,我们是不是能找一个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朱元璋却说道:“能有什么办法?反正咱是想不到。”

“哥,这件事即便要做,也不能你来做。”

朱瀚看出朱元璋的决心,也就想着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只是这个办法,不好想。

朱瀚心中也破口大骂:“这些武将,怎么到现在了还没点脑子,人家文官都跟着大明的商队去做生意了,你们还惦记那一亩三分地呢?没脑子的玩意!”

想了想,还真让朱瀚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看着朱元璋询问道:

“哥,这件事,让标儿去做,你觉得怎么样?”

“标儿?”

朱元璋眼睛亮起来。

还别说,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朱标已经不小了,很多事情他也可以进行处理,而且和历史上一样,朱元璋对朱标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都弄给了朱标当班底,换句话说,如果朱元璋觉得朱标能掌控住朝堂,他完全可以去当太上皇,把大明交给朱标去管理。

“标儿身边有人,不少文士、武将都聚集在了标儿身边,咱那些老弟兄们一个个都很骄狂,标儿想要当皇帝,必须要震服这些人,现在咱还在,标儿处理不好咱还能给他兜底,也算是让他涨些经验教训,免得到时候再栽到大坑里。”

朱元璋认为朱瀚给他出了个好主意,伸出大拇指表示朱瀚出了个好主意,但朱瀚却对朱元璋说道:“哥,烫手的山芋扔给标儿,对他的压力可是不小啊。”

“你不经常说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朱元璋满不在乎的说道,“标儿如果连这点事都做不好,他还怎么当太子,咱当年打仗的时候,还有你现在做的事情,哪样不比标儿做的危险?”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朱瀚也就没了担心,既然朱元璋想让朱标去历练,那不如就让他试试去。

现在大明还有朱元璋和朱瀚,有他们两个在,那朱标就有试错的成本。

天色将晚,朱元璋作为皇帝,能回皇宫还是要尽量回宫去住,他看到了通话机,心中已经非常满意,但他还是问了一句:“有其他发明吗?”

如果没有,那就打道回府。

“有。”

朱瀚对朱元璋说道:

“和通话机一样,能改变大明生态环境的一种工具,哥,要不要去看看?”

说完,朱瀚顿了一下,故意说道:“不过已经晚了,要不我们明天再看?”

“既然来了,那就看完再走。”

朱元璋心已经被朱瀚勾了起来,怎么可能回去?

再说,朱瀚说他没看到的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