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投资船队?(2 / 2)

,就来了精神!

后年,也就是1793年的时候。

正值华夏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英国人终于有机会光明正大地来到好奇不已的东方大国,见到权利中心的帝王。

于是英王乔治三世精心挑选了一批贺礼,由使臣坐船双手奉上。

可以说一开始的英国人,哪怕因为工业革命而领先于世界,可对于东方的这超级大国,仍是抱着敬畏之心的。

欧洲人此时虽然已经殖民了南洋、美洲、澳洲等诸多地盘,但是曾经在明朝海军手下吃到的惨烈败仗,还深深刻在记忆里,因此不敢轻易来招惹这个有着海军大炮的东方大国。

这次千里迢迢来华夏,英国人是把自己摆在比较低的“讨好者”的位置上,希望能敲开东方大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互通有无,平等交流合作。

为此,英国人送上的贺礼绝对真诚。

其中包括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战舰模型、天文望远镜、手枪、大炮、怀表和世界地图等等。

如果此时此刻的清朝众大臣以及乾隆,但凡能有魄力和见识,就该马上同英国交流学习起来。

可惜的是,乾隆这个十八世纪末华夏民族的决策者,晚年昏聩无能,根本看不上英国这样的“弹丸小国”,对他们带来的“奇技淫巧”也不以为意,只当是个讨他欢心的小玩意儿,赏赐一些丝绸、陶瓷和茶叶,也就罢了。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