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 125 章(1 / 3)

小徐的这个双面间谍,和啄木鸟的那个双面间谍自然是不一样的。

小徐那是因为先背叛了顾长鸣,后因为愧疚,想要将功折罪,而去打入到敌人内部去。

而啄木鸟却不一样。

这事,当然是保密的。

就连顾明华和宁芝都不知道。

而顾宁宁确是猜的。

因为那天的情况太特殊的,只要有心点,其实也能够猜到一二。

当然了,这也必须是仔细观察才行。

但是顾宁宁是一个极会观察的人。

而且她又对情绪波动大。

对于小徐背叛顾家背叛爷爷的事情,顾宁宁心里自然是不喜欢的。

毕竟谁也不会去喜欢一个背叛的人。

但是看爷爷似乎并没有对小徐有所芥蒂,顾宁宁就想到了那天她被爷爷抱进书房的时候,爷爷抱着他,低声说的话了。

那天爷爷说:“每一件事的背后,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弊。如果一件事情对自己的利,那么就不要看它在中间产生了什么样的过程。不要只看过程,重视的永远都是结果。过程虽然很重要,但是结果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时他说了这些话之后,顾宁宁思考了很久。

似乎懂了。

爷爷应该说的就是小徐背叛这事吧?

这事对于顾家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爷爷最后却把这个坏事,硬往好事方向去扭转。这就是爷爷说的过程吧,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对顾家有利的发,那么何必去重视这所谓的过程呢。

但是爷爷当时只是叹了一声,再后面就不愿意再说话了。

顾宁宁担心爷爷,爷爷一下班,她就会屁颠屁颠地过来,然后安抚,安慰,一样不少。

每次看着孙女儿奶声奶气地安慰着他,生怕他心里难受的样子,顾长鸣的心里自然是舒服了许多。

再看着儿子和儿媳妇都在上大学了,又有孙女陪在身边。

享着天伦之乐,还有什么日子比现在更加的舒畅呢?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明霞没有陪在自己的身边。

还有明霞的仇看似报了,其实也没有真正的报。毕竟特务组织还没有全部落网,那个“老头”也没有真正的被抓住。

而让明霞牺牲的,真正的幕后推手,就是那个“老头”啊。

此人抓不到,顾长鸣就不能退休。

否则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

不过还没有等到小徐那边有什么消息探查过来的时候,西南与越国的那场战争爆发了。

本来顾长鸣是向上递交了入战的申请的,但是直到后来,这个任务也没有被落在顾长鸣的身上。

反倒是明歌参加了这场战役。

等到顾宁宁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还大吃了一惊。

书里并没有关于明歌的描写,甚至连明家的笔墨都很少。

书里这场战争是顾华去参加的,而也因为这场战争,顾华还立了功授了奖呢。

只是明歌表叔去西南参战的事,顾宁宁还是担心的。

毕竟她在书里可是听说了,那场战役打得挺激烈的,死了很多人。

她在心里祈祷着,明表叔可不要出什么事情啊。

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得胜回来啊。

因为明歌要去参战了,所以顾宁宁一家也去了明家。

明歌倒是一脸的红通,他对于自己能够参加西南战争的事情,很满意。

那可是其他人想求都求不来的。

不只是明歌自己比较满意,就算是顾长鸣和明老爷子也是。

也都觉得这是明家的光荣,身为军人,怎么能够不参加战争呢?

顾长鸣惋惜道:“当年要没有出那等事,我顾家也能够参加这场战争。”作为军人,在战争暴发的时候,却参加不了,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

这话是跟明老爷子说的,明老爷子当然是知道顾长鸣心结。

不过,当初儿子被调了,自己的儿子没有走上这条路,而养子又是这样的,所以顾长鸣算是真正地断了衣钵了。

虽说如此,遗憾归遗憾,顾长鸣也没有多伤心,因为他的儿子如今更优秀,考上了清华大学,国内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

明老爷子道:“明华很优秀了,在全国恢复高考的时候,能够考上大学,甚至是清华大学,有多难?不一定当兵才是最出息的,如今国家更需要人才,各行各业的人才,明华的选择是对的。”

虽然他是军人,但也不得不说,除了当兵,其他的行业那也是必不可少。特别是现在,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需要大力的搞建设,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有军人而已。国家等着多少的人才呢。

两人说着,又说到了特务组织的事情上了。

因为两位老爷子一直都是互通有余,关于特务的事情,两位老爷子一直相互合作着。

如今的案子,已经有了明确的眉目了,关于那个“老头”。

明老爷子又想到了一件事情,跟顾长鸣道:“我们要加快速度了,如今外交方面,到时候可能会有麻烦。一定要在外交建交之前,把这个事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