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 / 2)

这份调查资料,是从顺县发来的,给他发这份资料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高营长。

高营长自从那日酒醉后,说了不该说的话,就后悔不已。

后来范明华又向他打听有关明家的事,他就警惕起来。

得到了明歌要求调查范明华的命令,自然就着手去办这事了。

高营长是侦察兵出身,像调查这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说,那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不管多隐密的事情,他都能够给查出来。

因为人是他同学带过来的,自然先是从同学那里打听了这人。

也好查,人叫范明华,就在顺县农业局当科员,还没有转正。

一查资料,这人牛啊。

大字不识,没有上过一天学,就凭对农业的了解,因为抗旱有功,人就被特招到了农业局,还是局长亲自签发的聘令。

当然,高营长不是那等一看表面上显示出来的,就真的这样认为的人。

他细心,否则也当不了侦察兵。

一个局的局长,不可能做这样没有章程的事。这可是要通过人事科调查的,如果真的大字不识,人家也不可能把人招过去,还是特招。

就仅凭对农业的了解?那对农业了解的人多了,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们,谁不是有两把刷子,但也不是谁都能够进农业局的。

再经过调查,高营长就发现了范明华隐藏在私下里的厉害。

其实也不用特别调查,人家就在他同学手底下工作,问同学便知道。

当时刘干事是这样告诉他的:“人家范明华只是没有学历而已,不是没有知识没有才能。人家不管是对农业的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都比我强。也只是暂时在我手底下,等到转正后,肯定是要往上升的。”

刘干事是什么人?

人家可是清华大学农科院的高材生,那是真金百银考出来的。人家的实践能力可能没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强,但人家的理论知识,绝对是杠杠的。

不是谁都能够考进清华的。

能够让刘干事都说一声,对方的理论知识比他强,就足够说明,对方是真的牛逼。

再经过调查,范明华的知识层面,似乎比张局长还高一些。

张局长是谁啊,那是从省农业厅过去的,是个农事专家,就没有他不懂的农事。

竟然比他还高一些,那这人得牛成什么样?

高营长不敢大意,又接着从范家入手,但只调查出来,范家是解放前逃难去的姜泰坝,至于逃难之前去过什么地方,又是怎么逃难过来的,高营长暂时没调查出来。

倒也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他人在演习场,出不了省,能调查到的,也仅是如此。

明歌看着这份资料,资料很详细。

能够在几天内得到这些资料,虽然大多数是明面上能够查出来的,也实属不易了。

资料上甚至把范明华什么时候尿过床,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范?

范!

这是第二次,他咀嚼着这个姓。

他可还记得当时他老姑的儿子,就是寄养在一个范姓家里。

再看向范明华这个名字,是他吗?

这世上没有这么巧的事,都是范家出来的,一样都叫明华,还都三十多岁,虽然一个是三十二岁,一个是三十岁,就相差了两年。

那如果年龄是被改过的呢?

那就可能连年龄都对上了。

是他吗?

明歌再一次地在心里呐喊。

再看向资料上的照片,这是范明华入职农业局当天拍的证件照。

照片的他穿着白衬衫,军绿衣服。

眉眼与明歌的父亲有五分像,比明歌这个亲儿子,还像他的父亲。

这个人,明歌见过。

就是在那天明州市的一个供销社看到的。

当时看到的时候,他就惊觉,还以为是他父亲在外生的私生子呢。

没有见过那么像他父亲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不震惊。

只是后来他急着回北京,这事也就给耽搁下来了。

直到高营长打电话过来,说了自己酒醉可能说了不该说的话后,明歌从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

也就发现了许多的不对劲。

如果这人,真是他老姑的孩子的话,那……

他可不就是他的表哥?

那家里那个,就是假的了。

如果真是这样,很多事情也就能够对得上了。

为什么那个人不像他的老姑,也不像顾家那个,那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为什么那个人能够绝情地向革委会举报他的老姑,那可是那个人的母亲啊,哪怕没有养过他,血缘关系是割舍不了的。

这会就能对上了,可不就是没任何关系吗?人家根本就是假的。

再看资料,上面说范明华从小就不受家里重视,范家重视女儿重过儿子,明哥的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大大的“川”字。

能够让一个重男轻女(他猜得)的家庭,轻视儿子到这种程度,那还不说明问题吗?

上面可是说了,范明华曾经有好几次当兵的机会,都被范家给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