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过年(2 / 3)

来了!”

“这不劈点木头当柴火嘛。你还没吃吧,我让人给你热点?”

“不用了,昨晚吃的晚,不是很饿,等中午饭吧。”

“太爷呢?”

杨小涛打量一圈没发现人,便开口也到。

“这不过年了嘛,准备迎家堂。”

“家堂?”

杨小涛有些差异,这年代可不兴封建迷信这一套。

“就是把祖宗挂出来,让后人知道祖上叫啥名字,没什么意思。”

杨小涛点头,随后走到跟前,示意自己来下试试。

“这可不行,你没干过这活,可不好干。”

“没事,我力气大。”

杨小涛夺过斧头,对着下面的齐腰粗的树根就是一斧子。

“哎,不对不对,你得顺着折横来,这样才……”

啪嗒

一截树根被砍下来,杨石头张大嘴巴。

“我说吧,我力气大呢。”

杨小涛自豪的说着,然后对着树根一阵猛劈。

破碎的木头和树根散落一地,一个大树根很快就被肢解的七零八落。

杨石头目瞪口呆,最后只能承认,杨小涛是真的有劲。

劈完柴火,杨小涛跟着石头在村子里转悠。

整个杨家庄坐落在平原上,土地平整,没啥难走的地方,房屋建设规整的也是纵横有致,家里养牲畜的少,道路上也没有太多的垃圾粪便。

俩人在村子里转悠,不少妇女背着麻包去南山搂树叶子,回来烧火用。

不少孩子也跟在身边跑着笑着,哪怕脸上被冻得发红,也不减兴致。

一路走来,基本上每家都说上两句话,打个招呼混个脸熟。

俩人最先去的就是杨大壮家,也是离这最近的。

来的时候,杨大壮作为村长整天忙活,不过他的爱人领着三个孩子在家里拾到屋子。

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大的男孩八岁,小的六岁,女儿最小只有三岁。

仨孩子都当男孩养,穿着还算干净的衣服,在院子里瞎跑。

杨小涛出门时带了些糖果,见了三个孩子后,立马拿出来些分给他们。

仨孩子虽然想的慌,但见杨小涛面生,就将目光看向收拾玉米包皮的母亲。

杨大壮的媳妇王芳也是隔壁高家庄的,早些年就嫁过来,长的不高却是身材粗壮,大脸盘,齐耳短发,一样的豪爽。

连忙招呼着杨小涛进屋,并且拿出一小袋子瓜子招呼着。

三个孩子拿着糖,兴奋的跑到外面玩去。

杨小涛在杨大壮家里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去其他人家走走。

或许是小孩子的圈子太广,三个孩子在外面跑了一圈,立马把糖果的事宣扬出去。

这下子,杨小涛走到哪身边都跟着一群孩子,没办法不能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不是。

好在空间里这种糖还有很多,杨小涛挨个孩子发了两块,算是新年的见面礼。

如此,整个村子的孩子终于找到了过年的快乐。

不少人家也都知道了杨小涛,加上昨天晚上的见面,杨小涛的情况也被吃饭的人传开,这种优秀的后生很快就被村里人记住。

还没到中午的时候,一些隔壁村子闻讯过来的姑婆就开始说起媒来,个个热情,让杨小涛赶紧跑回家。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女性对‘爱情’追求的热情,或者说对城里生活追求的热情。

害羞的就托人来问,夸的天上少有,人间绝色。

胆大的就来杨家串门,眼睛勾着杨小涛,恨不得直接吃了他。

两世为人,杨小涛还真是头一次预见这事,不免慌张。

一边的杨太爷看着杨小涛手忙脚乱的模样,也乐得开心。

好在杨小涛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单纯的美色并不是他的追求。

他追求的是,咳咳,美色和内涵。

送走了‘串门’的人,爷俩将家谱挂在客堂里,长长发黄的一张硬纸,上面还有许多空格,但有名字的,都是离开的人。

杨小涛在一条分支下看到父亲的名字,旁边还有母亲的名讳,莫名的有些伤感,不过很快就被新年的气氛冲散。

和杨太爷一说遇到的事,老人也是笑起来,却没有干预杨小涛的婚事。

他心里明白,杨小涛的条件,犯不着找一个农村的娃。

不是他瞧不起农村人,只是想让杨小涛有个更好的家庭。

这不是偏心,纯粹是一个老人对后代的爱护。

中午和杨太爷开始贴春联,红纸裁成长条,村里的老人开始写春联。

杨小涛在一边看着,比起院里的三大爷写的差了点文采,却更加贴合实际,写出人们的心声。

“爱国爱党爱人民,大干快干保生产!”

“建设家园!”

杨小涛拿着一副春联看着,杨太爷也是拿着扫把头将浆糊蔓在大门上,随后爷俩一块贴上。

“新年新气象,万事从头!”

“阖家幸福。”

两人又在堂屋门上贴上春联,这才开始准备吃饭。

中午杨小涛端着饭盆和杨太爷一起来到隔壁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