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特殊的摄影(1 / 3)

《终结者2》是世界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是好莱坞制霸全球的关键引领者。

卡梅隆挑战了电影制作的极限,成功开启了大片时代。

正是他的远见和电影的成功,才带来了后续《侏罗纪公园》和《指环王》三部曲中出现的效果。

在此之前,好莱坞电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比例大概是6:4,本土才是最大市场。

大片时代开启后,逆转为4:6,海外票房才是大头!

不过,能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因为北美本土市场足够强劲,让好莱坞制片公司敢于烧钱,不断革新技术。

《终结者2》的制作费用是1亿美金,放在九十年代的其他任何一个市场,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么多钱,放在香港拍一百部电影都够了,所以说香港电影死得不冤。

这其实是非战之罪,人家都使歼星舰了,你还搁这用步枪呢。

这也是为什么杨叶要想尽办法,不惜用自己的外挂,也要帮助内地崛起的原因之一。

海外市场是靠不住的,变数太多了。

杨叶需要有一个实力强劲的本土市场来支撑他的娱乐事业。

否则的话,别看现在闹得挺凶,在好莱坞彻底成型之后,也不过是土鸡瓦狗!

……

杨叶版《终结者2》在美国开机,并没有举行发布会,不过却引来了一些同行过来围观,其中就包括詹姆斯·卡梅隆,以及杨叶的老朋友雷德利·斯科特。

这两位都是技术狂魔,听说杨叶这部电影将使用最新的技术,他俩就坐不住了。

尤其是卡梅隆,这厮当初看完《终结者》,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生命中遗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

这次《终结者2》开拍,就迫不及待地过来一探究竟了。

杨叶照例带着一群人拜神,完事一揭红布,正式宣布开机。

这次的《终结者2》,杨叶是按照一個分场,一个分场的顺序来拍摄。

主要有四大分场:精神病院,天网公司,高速公路和废钢铁厂,这四个分场涉及到很多大场面,十分难拍。

搞定了这四大分场,其他都不在话下了。

杨叶团队拍摄的第一个分场就是精神病院。

这场戏十分重要,三大主角在此相聚,T1000的各种神奇能力也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终结者2》剧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真的精神病院实拍,剧组只要医院门口扫个外景就行了。

而精神病院内部则是在派拉蒙的片场搭建而成。

联美是八大公司里充数的,它实际上是最大的独立电影公司,没有自己的片场,平时拍戏都是租别人的片场。

杨叶和谢伊这帮人入主联美之后,业绩搞得不错,不过他们仍旧在积蓄实力的阶段,一直严格地控制产量,并没有盲目扩张。

既然产量不高,也就没有建片场的必要,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在打游击。

八大公司的片场和办公大楼除了供自己用之外,其实还是一项租赁业务。

北美电影业极其繁荣,电影公司多如牛毛,他们想拍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租赁八大公司的片场和办公大楼。

嗯,联美公司虽然没有片场,办公大楼还是有一栋的。

在好莱坞,如果你想拍电影,只要你拿出你的剧本给八大公司看,他们同意之后,你就可以搬进去。

除了钱,什么东西都不用带!

办公室、片场、摄影器材、表演道具、演员、幕后人才……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租给你使用。

还专门配备秘书来为你提供服务!

分场一出,时间表就要提出来,一天拍几场,多久拍完,按此收费。

时间到了没拍完,最多会缓你一天,之后就开始翻倍收费。

如果你最后顶不住了,它们就用白菜价把你电影买走,自己控制!

看着很无耻?但是在商言商,八大公司的片场和办公大楼不能空着。

你走了,马上就有其他剧组进来。

你时间到了不走,那就是耽误人家做生意。

……

一条过道内,张一谋已经架好了机位。

他在灯上加了蓝色色温纸,使用冷光照亮终结者,使得它看起来不那么像人。

在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上,张一谋是真正的大师,放眼全球,比他强的也没多少。

在内地的同行中,只有凯子哥能勉强和老谋子一战。

不同的是,老谋子是东方美学,擅于国画的写意风格来营造画面意境。

而凯子哥是西洋美学,善于用高饱和度的色彩,营造出油画般的质感。

张一谋刚开始跟杨叶的时候很不适应,因为杨叶的电影有很多动作戏。

当角色快速运动的时候,摄影师一旦跟不上节奏,就很容易失焦。

杨叶之前的摄影师都是硬来,常年拍功夫片练出一身好本领,可以跟着角色一起奔跑。

而张一谋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加大摄像机的光圈,创建更深的景深。

这样即使面对快速移动场景,他也很容易就能够保持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