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李陵报仇(1 / 4)

如今已是六月末, 头顶的太阳火辣辣的,气温更是闷热难耐。驰道上面,缓缓的行过一辆六驾马车, 后面还有两列士兵步伐整齐的跟在后面。

马车内刘彻用自己宽大的袖子扇着风,却依旧不解酷暑的热意。

车驾很快就出了内城,驰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是变多了,哗哗的树叶声,随着马车的前进给车内带来了一丝凉快。

长安城的卫军已经先一步抵达了太学院, 正在耐心的等待着天子的驾临。毕竟今年是太学院施行新规定的第一年, 暂时不设科考, 等明年的这个时候, 可就要开始正式考试了。

所以在学期末的最后一天, 刘彻决定来太学院视察一下,关心一下大汉的未来。

帝后来视察太学院的事情没有告诉任何人,但是他这阵仗倒是不小,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马车在太学院门前停下, 御者小心的搀扶着帝后走下马车。苏文在前面带路,好巧不巧的撞见了刚将自家儿子送入学的李广。

李广怀里还抱着小孙子李陵, 不方便对天子行礼。好在阿娇也不在意这些,挥了挥手道:“李将军怎么在太学院?”

李广如实回答:“臣在雁门郡的时候,就听闻了长安的太学, 今日特意将幼子送来学习,日后可以更好的为我大汉效力。”

刘彻看着李广怀中的幼儿问道:“这小儿是?”

李广神情悲戚道:“这是吾儿当户的遗子,李陵。”

小李陵今年不过一岁, 因为他父亲早早过世, 李家上下对他都格外的小心照顾。如今瞧他晶亮的大眼睛, 倒是透着一股机灵的劲。

刘彻看着还蛮喜欢的, 便道:“这孩子颇有李将军之风。”

一旁的阿娇:“……”这半大点孩子,你从哪看出来的?

双方稍微聊了两句,李广得知天子和皇后是来巡查的,又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刚刚入了学,他连忙申请陪同。

头顶阳光炙热,阿娇看了一眼在李广怀中的小李陵,关心道:“这孩子会不会耐不住热?”

“多谢陛下关心,不碍事。”李广说着,倒也贴心的伸手为小孙子遮住了头顶的阳光。

这个时候董仲舒才匆匆跑了过来,他才收到了通知,知道帝后来视察太学院了。

“陛下,小君有礼。”董仲舒抬手向阿娇和刘彻拜礼。

阿娇伸手将董仲舒扶起来:“董博士不必多礼,这几年来董博士为了太学院的事情,真是辛苦了。”

董仲舒连忙道:“老臣不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大汉。”

阿娇微微颔首:“董博士带路,带朕和皇后,还有李将军一起看看吧。”

“诺。”

太学院里有池塘还有假山,绿化风景方面是非常不错的。一行人行至池塘边的回廊中,微风拂面,池塘中盛开的荷花随风摇曳,倒是格外的好看。

阿娇比较想看自家女儿的上学情况,于是她道:“先去看看几位公主吧。”

董仲舒想了想道:“几位公主都在启蒙阁中上课,陛下这边请。”

阿娇颔首,笑着问道:“几位公主平日上课表现如何?”

董仲舒:“玥公主聪慧勤勉,所学四书五经都能很好的解读。玲公主倒也聪慧,就是有些活泼。”

阿娇没听见董仲舒提到刘璃,忍不住开口问:“那阿璃呢?”

董仲舒直言道:“建陵公主聪慧过人,实在是老臣不配点评公主学艺。若不是公主的想法,也不会有如今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从三年前太学院的出现,如今大汉几个非常富庶的城市,都掀起了一阵读书潮。作为弘扬儒家文化的董仲舒,面对这些情况是非常欣慰的。

一行人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启蒙阁,因为天气炎热,班级的窗子都是打开的,所以远远的就能看见教室里面的情况。

博士在前面讲课,班级里的十几个孩子们,似乎都在很认真的听讲。等走近了一看,阿娇才发现这些孩子们,有一半都趴在桌上睡着了。

她甚至看到靠窗的一个小男孩,口水都流到了他面前的纸上,睡得还挺香。

阿娇:“这……”

刘彻见如此,也觉得好笑。

董仲舒就差做出捂脸的动作了,连忙道:“陛下,是臣管理不严。”

一年级的学生也就五六岁的年纪,正事启蒙的阶段,上课不专心好像也是很寻常的事情。

阿娇颇为理解道:“董博士不必归于苛责,去其他班级再看看吧。”

看了一圈后,阿娇并未看见刘璃,董仲舒道:“公主的班级可能是去校场上体育课了。”

于是一行人又往后面的校场上走,好巧不巧的,就看见了李敢和霍去病比赛骑射的一幕。

远远的看着,刘彻已然来了兴趣,又见到霍去病赢了李敢,他的表情都有了一丝微妙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