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袭公安 心跳欲停(1 / 3)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053 字 19天前

陆逊率军抵达公安城外,已经有一段时间。

在陆逊刚刚来到公安城外时,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谋划攻城,而是祭拜。

能让陆逊这位东吴大将军亲自祭拜的,会是何人呢?

用何人这一词,可能会有些不太恰当。

因为陆逊祭拜的,不止是一个人。

天下人皆知,数年前在公安一战中,吴军被糜旸打的有多惨。

数万吴军在那一战中丧生,东吴成名多年的名将,亦在那一战中折损了不下十数位。

至于损失的甲胄、旌旗、粮草等辎重,更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

这样的惨败,莫说在最近的数十年内,就是翻开华夏的百年史书,也是相当少见的。

而那一战,亦让江东的许多人对糜旸,乃至于对荆州产生了畏惧。

陆逊知道,尽管他当下成功率军来到公安城外,但要是不打消众人心中的那层恐惧,那么接下来的攻城之战是不好打的。

而要想驱散众人心中的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祭拜当年在公安城外殒命的数万吴军。

东吴的兵制是私兵制,在私兵制的影响下,当年枉死的数万吴军,很多人都与当下的吴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或好友、或族人、或亲戚...

有着这一层关系,祭拜的过程中,一众吴军的情绪是相当悲愤的。

特别是陆逊亲笔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祭文。

“哀我英豪,枉死无棺。

哀我英灵,魂不得归。”

祭文中的这两句话,更是将一众吴军心中悲愤的情绪激发到最大。

在陆逊于天地间祭拜的那一日,数万吴军都放声恸哭,响亮的哭声足以震动山谷。

而陆逊之所以想祭拜往日在公安一战中丧生的吴军,一方面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悲痛之情。

另一方面他是想通过化悲愤为力量的方式,将他这次带来的数万吴军的士气给激发到最大。

这样一来,吴军心中的那层恐惧,也自然就会被掩藏起来了。

对于迷信鬼神之说的吴军来说,陆逊的办法是有用的。

在祭拜结束后,吴军上下士气高涨,日日在营中摩拳擦掌,想着要早日拿下公安城,以告慰飘荡在公安城外的数万吴军英灵。

在公安城内的关平,通过每日巡查城防,不难发现吴军的这一点变化。

可当下糜旸不在城内,关平又一向缺少急智,哪怕他有心不想陆逊如愿,但却没办法阻止陆逊。

而就在吴军封锁完外界通往公安的各处要道后,陆逊便趁着吴军士气高昂之际,对公安城发动了数次进攻。

按照常理来说,哪怕陆逊将吴军的士气提高至顶峰,但以公安的城防坚固程度,吴军数次的进攻应当不会对公安城造成太大的威胁。

毕竟当初糜旸并未真正将公安的守军调往北方。

但有时候战争,比拼的是敌我两方主将的能力高低。

关平是一位很负责任的主将,只是他的能力与陆逊相比,却是远远不如的。

最重要的是,陆逊对关平的性格弱点有着十足的认识。

陆逊为关平,专门设下了一条计谋。

在吴军包围公安城后,陆逊便命人每日在夜间敲锣打鼓,扰乱公安城内军民的休息。

除去敲锣打鼓外,陆逊还数次在夜间做出要夜袭的态势。

在陆逊的这两个举动下,公安城内的军民,精神一直处在紧绷的状态中。

特别是对忠厚的关平来说,陆逊的这一招扰敌之计,收效甚大。

以关平的性格,哪怕他在吴军数次的扰敌下,知晓了陆逊的目的。

但他却不敢因此放松大意。

为了保证公安的万无一失,哪怕城内将校多次恳求,关平还是让城内的士卒,日夜守卫在城墙上,以免出现意外。

关平的这个安排,是最稳妥的。

但再精锐的军队,毕竟也是血肉之躯。

关平的严令,加上城外吴军的不断骚扰,让公安城内的汉军的精力很快就被消耗殆尽。

更可恶的是,陆逊早就预料到了关平的应对。

在数次的假袭后,陆逊在一日夜间,竟真的大举对公安城发动了大的夜袭。

那一夜,汉军虽奋勇拼杀,成功打退了吴军的进攻,但自身也伤亡甚众。

自那一夜后,公安城内汉军的士气,变得更加低迷。

正所谓此消彼长,在公安汉军士气不断降低的同时,城外吴军的斗志却一直保持着昂扬的状态。

那一夜后吴军猛然发现:

原来以往被他们视为龙潭虎穴的公安城,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那么的坚不可摧。

在陆逊虚虚实实的计策下,公安城外的胜负天平,正肉眼可见的朝着吴军那一方倾斜而去。

对于这一点变化,陆逊心中是喜悦的。

糜旸不在,这仗就是好打!

喜悦之余,陆逊打算趁热打铁。

于是就在上次大举夜袭的数日后,陆逊再次召开议会。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今日受到传召的诸位吴将,都大致猜出了陆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