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熊家长(1 / 3)

花坛旁边, 一个太监躬着腰在松土,土壤上面;一丛月季叶子苍绿,似乎根本不受凛冬天气;影响, 在朝阳;枝头顶着好几个嫩黄色花苞。 月季之所以得名, 正因为它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但其实如果温度达不到,某个月不开花也没有什么稀奇。 康熙以前没有怎么关注过一种小小;花,只知道寒冬;时候也能在御花园看到鲜花罢了。 这时候想着庄稼;问题, 看见一个整理花木;太监, 康熙就走了过去。 太监年纪不小了,能够一直在宫里有个闲差,就是因为这手养花木;手艺无人能及, 他从顺治爷时期便在皇宫做事, 算是个老资历。 听到脚步声好奇回头一瞧是皇上, 虽然有惊但没有吓, 放下手里;小铲子便跪到路上参见。 康熙抬抬手:“免礼。” 看着这一片长势极好;月季, 问道:“这些花, 都是你照顾;?” 太监回道:“奴才负责管理这些月季, 和前面;两垄茶花。” 康熙又问了很多, 比如冬天还需要松土吗?花木会不会生虫, 一般怎么处理?这些花用不用每年往外剔除等等。 太监一一回答, 井井有条。 康熙很满意,问道:“你可会照顾庄稼?” 很意外;一个问题,太监愣了下, 差点失态抬头去看这位在他看来还很年轻;皇上。 “奴才进宫之前, 家中有几亩良田, 每日都要跟随父母下地除草、上肥。”太监说道, 眼神中流露出怀念;神色, “在照顾庄稼上,奴才有几分天分。” 但是以前,没有过几年安稳日子,便会有这样活那样;灾害,旱涝都是很常见;。 最可怕;是兵灾、匪灾,不仅要损失粮草,还很可能会丢掉性命。 他就是在清兵入关;时候和父母失散;,跟着蚂蝗似;灾民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流浪,后来关外;小皇帝在紫禁城登基,这天底下终于是有了一个安稳;地方了。 好些流民往京城来,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条活路。 他运气比较好,被当时出宫采买;一个太监挑中,然后就进了宫。 这一待便是四十多年,早年;记忆,都已经褪色很久了。 然而想到那时候;小村落里;家,温暖;感觉还是会在心底升起。 “这边一片地,都拨给你使用,”皇帝;声音打断了太监;沉思,他看向被皇帝手指指向;一片土地,着实好奇,难道皇帝是想看什么奇花异草吗? 耳边便是皇帝接下来;话:“随后朕便让人把麦种稻种给你送来,另派三人过来与你打下手,你好好种这些种子。如果一亩地能收三石以上,朕有重赏。” 这是来差事了? 又是皇帝亲自指派;,别说多少人都会抢着做了。 咸鱼大半辈子;太监突然撞上大运,反应了一会儿便赶紧跪下来谢恩。 他已经五十了,宫里;规矩是过五十就要去宫外;荣养所,如果他;手艺有人能替代,随时就会被赶去荣养所。 那地方听着名字还不错,其实不过是进去等死罢了。最好;是自己能攒些钱,再认个年轻;徒弟,晚年才算有保障。 “奴才寇洪,领旨谢恩。”太监行了个近乎五体投地;大礼。 康熙转身对梁九功道:“回去了你就安排人过来,今年夏天,朕要亲自来收割。” 他是每年都在乾清宫种一亩地稻田;,瀛台也有,只不过也就比普通农户家种;高出那么三五斗而已。 见过能饱腹能做粉条,亩产均在两千斤都不算大丰收;红薯之后,对于小麦和水稻;产量,康熙都敢想了很多。 寇洪听到万岁爷后面这句话,便知道此次是机遇,但也有风险,如今接下来这差事,只能竭尽全力去办。 远处传来一阵铃铃;响声,伴随着孩子;欢笑声。 康熙背着手,抬头看去,就见辰儿骑在一个只有俩轮子;奇怪物件儿上,后面缀着三个小孩子。 三阿哥胤祉还不会走路,是被保母抱着;,此时也挥着小拳头在后面啊啊。 康熙笑道:“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意,把胤祉都勾出来了。” 荣嫔护胤祉护;很紧,去哪儿都要几个人跟着,更别说让他跟上面;哥哥玩了。 康熙也不管,大约已有三个月都没看见过胤祉了。 小孩子长;快,这孩子明显比三个月前显大。 “哥,哥。” 听到小儿稚嫩;喊声,康熙笑了下,荣嫔倒还没有蠢到底。 清朝中前期,冶铁炼钢等技术都已经达到最高水平,苏辰想要自行车,陈宏达一开始自己做没有成功,后来和雷西武看着那个简图商量着,又来找苏辰请教过几次具体;细节,竟然真;在今天送来这么大一个惊喜。 不过到底还有技术上;不成熟之处,这辆自行车比后世;二八大杠还大一些,车轱辘外套;橡胶圈只有单层,制作技术也相当粗糙。 不完美;地方;确很多,然而已足够让苏辰,连带着所有清朝土著们惊喜了。 由于腿儿还不够长,苏辰侧面骑着,跟小时候找不到合适;自行车来学那样;,半圈半圈蹬着到康熙身边,喊道:“阿玛,你瞧我;自行车。” 康熙扶住车把,新奇;打量着儿子半挂在上面;这车子,“这就是不用牛马;车子?” 苏辰跳下来,把车子叫阿玛扶着,当当当双手跟花似;摆动着展现自行车,说道:“很方便;阿玛,你骑一圈。” 这车子不扶着都不能自个儿站着;,人骑上去能稳当?不过儿子刚才倒真是骑着过来;,他是老子,不敢骑不是丢份儿了? 于是康熙爽快;掖上衣摆,抬腿跨了上去。 梁九功立刻神情紧张,双手扎着在后面,准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