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5)

第 47 章 047 ( 二更 )

这实在是一个很大胆的假设 。

大胆到 , 但凡听到这句话的对象换一个人 , 她这位皇后都要被状告一句大逆不道 。

可一旦这个假设开了头 , 很多早已积压在心中的想法就陆续冒了出来 。

正因为她并非世家子弟出身 , 甚至亲眼见过长安洛阳之外的各州是何种风貌 , 才让她知道 , 在科举这项看似公正的选拔之中 , 出身寒门之人与世家门阀子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

哪怕面前只是个孩子 , 但因她聪慧好学 , 武媚娘的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慎重 。

或许还因为 , 这本就是她心中的思考 。

「 国子学 、 太学 、 四门学合计两干多人的名额中 , 能给低级官员甚至百姓的 , 充其量不过四五百个 , 还大多位处京兆之地 。 拿到名额的 , 一般出于姻亲缘故有门路 -

走 。 此外 , 乡贡上考士人每州至多三人 , 也多有人剑走偏锋 , 改换籍贯投牒 。“

“ 所以必须从严限制州郡辗转 、 掠人名额之事 , 否则贡举未开 , 已有有识之人被断上进门路了 “

李清月听得出来 , 当阿娘用有些犹豫的语调说出这番话后 , 她像是忽然推开了其中的一道门 , 也让后面那些一边思考一边缓缓说出的话变得顺利了起来 。

她思考之中的逻辑条理 , 在她选择依照着科举的流程分析之时 , 也展露无疑 。

她搜着阿娘的衣袖 , 朗声追问了一句 「 还有呢 7“

这一句鼓励来得真是总到好处 。

武媚娘深吸了一口气 , 继续说道 :“ 进士科考核 , 按照规则只单考时务策 , 所以年策文早被国子学编籍成册 , 用于教习考生 。“

“ 却也正因为如此 , 陛下曾经与我在闲谈中说过 , 永徽年间的时务策题目大多雷同 , 以至于考生不必当真在国事中有所见解 , 只需死记硬背旧策文即可 。

“ 更有甚者 , 连经文史书都不想要通读了 , 只愚靠着仿写策文入选 。 这不是一件好事 。“

这事情放到现代也是一样的道理 。

作文仿写多了或许确实能拿高分 , 但应试技巧和实际应用绝不是一回事 。

长此以往 , 只会让人成了死脑筋 。

武媚娘沉吟片刻 ,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 那就应当在考核的科目上做出改变 , 比如加上帖经的内容作为平衡 。“ 〇 D

李清月此时并不只是在听而已 , 她也在学在想 。

听到这里 , 她忽然补充道 :“ 不仅如此 , 若如阿娘所说 , 题目已陈旧不变 , 那出题人也该多换一换 。“

X! “ 武媚娘应道 。

她紧接着往下思考 , 既有考 , 便有批阅 , 而批阅之时 …...

“ 阅卷中 , 出自名流的考生多能得到审卷者青睐 , 以至于寻常考生大多不能尽显才华 。 那么若由我来主持此事的话 …...“

她在年幼读书之时 , 曾经一度和母亲戏言 , 若是能令考生伪装身份 , 她必定也要去考场上瞧一瞧 , 能不能给她一个中选的机会 。

当然 , 那话就如阿菀说她能考进士榜首一样 , 只能当做是个笑谈 。

但一一

伪装 ?

她脑中灵光一闪 , 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 或许可以将考生的名字和籍贯都给尽数隐藏掉 , 然后再进行阅卷 ? 哪怕师从国子学与太学的学生可能因为笔迹的缘故被辨认出来 , 总比之前的情况更好 ! “G)

李清月眨了眨眼睛 , 开口问道 :“ 阿娓 , 科举考试的试卷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呀 。

武媚娘本以为她只是好奇 , 便在一旁的空白纸张上示意 。

只是当她将各处分布的样子落于笔下后 , 却听得女儿说道 :“ 那要是这样的话 ,

遮盖住姓名信息 , 好像不太方便 。“

“ 我不是觉得阿娘说阅卷藏匿信息的方法不对 , 而是几万份卷子呢 …...“

「 全用纸糊的话太浪费了 , 这样会不会好一些 ?“

她一边说 , 一边将纸张折了个角 , 试图将带有名字的部分尽数掩藏掉 。

但这也同时带来了一个麻烦 , 会让这份试卷不利于和其他的放在一起 , 一并进行审阅 。

武媚娘眼见这一幕若有所思 , “ 我懂你的意思了 , 不过要这样做的话 , 恐怕还得将考卷的形式也变更一下 。“

她此时只隐约冒出了些想法 , 却还没能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感 。

但她已感觉到 , 在这样的对答之中开动脑筋 , 实在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 。

她也必须在这一刻承认 , 她骨子里的冒险精神 , 可能根本就没在被册封为皇后的时候就得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