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1 / 2)

林暮雨对初三开学这一天印象特别深刻。

甚至记得那一天是星期几,那一天的天气,那一天班主任穿的银色尖头高跟鞋,哒哒哒敲在地面上,发出催命一般的闷响。

——因为那一天,她救了一个濒死的人。

就在学校后山的树林里。

她本来是嫌弃教室里空气太闷,同学们说话的声音又吵,才借着生病的名义驾轻就熟地跟班主任请了假,然后溜到后山的树林里背古诗词。

结果背到一半,她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细微的呼救声,鼻尖甚至能隐隐闻到血腥味。

她的脑子一个激灵,就抱着书包小心翼翼地躲在树后面观察四周。

然后林暮雨就发现了一个濒死的人。

一动不动,浑身沾满血迹,就这么不知死活地躺在了寂静的后山树林里。

她吓了一跳,脑子里思绪万千,最终还是凭借着仅剩的勇气和理智,跑到最近的寝室楼打了120。

然后又跑回后山,躲在树后面,看着医护人员进来,把那个人带上了救护车。

救护车都过来了,那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不可能不会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

他们班主任最警觉,一下就逮着了还没来得及走回寝室楼的林暮雨,敲打问她为什么生病了还在外面瞎溜达。

林暮雨一时找不到理由,只能如实相告,说自己在后山救了个人。

班主任倒是也没多说什么,皱着眉,让她没事了就赶紧回教室自习。

她便蔫蔫儿地答应了。

本来嘛,这个故事,很长一段时间,在林暮雨的记忆里,就只是一次不留名的热心帮助而已。

过去了就过去了,她怕惹什么麻烦,也从没向任何人说过。

而且认真算起来,她也没做什么大事,既没有找到凶手,也没有上前去帮他治疗,只是随手打了一个急救电话而已。

压根不值当一提。

直到上了高中,她有一任同桌是她初中班主任的侄女。

某天无意间跟她说起一桩事。

说是她姑妈的女儿,也就是她堂姐,在读初三时,在学校的后山救了一个人,那个人来头很大,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恩,直接送了她市中心的一套房子,还帮她弄到了京城的高考名额。

林暮雨一愣,多问了几句,结果越问越觉得不对劲。

因为不论是时间、地点还是过程,都跟她记忆里的后山事件太像太像了。

后来她回初中母校看老师,装作无意地跟班主任提起这件往事,对方的神情语气都十分不自然,遮遮掩掩,避而不谈。

女性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一定大有故事。

只是可惜,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太久,而且她一个穷学生,也没有任何证据和能力,足够她去追究这件事情。

所以就算心里有再多的疑虑,也只能匆匆作罢。

……

——可是!

现在不一样了啊!

这一回,她绝对要牢牢看着那个伤者,亲自送他到医院,务必保证他醒过来看到的第一个救命恩人,就是她林暮雨。

高考资格也就罢了,她不是太在意。

但是市中心的一套房子,那是多么的值钱呀!

不管是卖了,租出去,还是拆迁,最起码都能够保证她在读书期间的衣食无忧!

虽然说救人不能只是为了回报,但是既然能够有回报,特别是对于她这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穷学生来说,那是一定要把握住的呀。

林暮雨这样想着,一边撒丫子就往后山跑去。

生怕自己跑不过死神,错失了救人拿房的大好机会。

因为她虽然记得日期,却无法把握具体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刚才晕的那一下子,会不会耽误对方的救治。

女生气喘吁吁地跑到后山,停下脚步,先是谨慎地打量了一下四周,没发现什么异常,才小心翼翼地深入树林。

这一回,她没有再听到什么呼救声,但是隐隐约约的,确实可以闻到血腥味。

林暮雨顺着血腥味飘来的方向走去,捂住砰砰跳的心口,走了大概有五十来米,终于在前方的视野里发现了一个倒地的人。

——果然!

对比起前世的震惊和害怕,她现在心里满是欣喜和激动。

毕竟此刻躺在那里的不是人,而是市中心的一栋房子呀!

女生压低了脚步声,小心翼翼地走近,借着未落的日头,看清了上辈子因为惊慌失措而没来得及细看的伤者。

是个少年。

看面容还很年轻的样子。

剑眉星目,鼻梁高挺,整张脸的轮廓精致又硬朗,帅的很高级。

只不过额发、眼角、下巴都沾染了血,身上也是,星星点点的,这儿一块那儿一块。

特别是上半身,半件白t都染红了,看上去触目惊心,压根分辨不出伤口在哪儿。

这样惨烈的场景,哪怕是林暮雨已经看过一遍,有了心理准备,现在再看,心也还是砰砰直跳,紧张害怕的不得了。

她也不敢动他,伸手试探了一下鼻息,发现虽然微弱,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嗯,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