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六十章(1 / 2)

“嗯,好。一次性付款还是每天购进这些具体事项你和周叔联系吧……”温睿在和李万辉打电话。

当年他提议让对方做烧烤, 李万辉确实听进去了, 真得在北城弄了个摊位, 没三个月对方连本带利还了他的钱, 两人再也没联系过。

不过两年前他经霍启鸣介绍承包了个鱼塘,鱼塘面积小,属于自然生态型,非大规模养殖,不用担心亏本的问题,他找人帮忙饲养管理, 捕上来的鱼出售对象主要是饭店、烤鱼店、烧烤摊铺之类的。

最近有熟客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客人, 其中一个就是李万辉, 对方看起来混得还不错。

两人也算熟人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合作伙伴。

后来他又有了个想法。

周末如果天气好, 他就喜欢带着江悦庭和张怀斌去青山镇钓鱼。

绿水湖鱼肥水美,去钓鱼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都是老手, 技术不行的不愿意在这里钓鱼。

这里的鱼都要成精了, 他每回都是杆一动就收杆的, 可拉上来一看,鱼饵被吃得只剩点碎屑,可怜地挂在钩子上。

他们三个人还比较有耐心, 经常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 钓到鱼了就拿到镇上的餐馆吃一顿, 没钓到就当消磨时间。

可有些人就受不了,他们眼睁睁看着一条大鱼拖着鱼饵从自己眼前溜走,被气得骂骂咧咧,来回几次收拾了东西愤然离开。

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心态好有耐心的老手。

老人和他说过,有些人享受钓鱼的这个过程,有人享受钓上鱼的快感。

他闻言盯着鱼竿琢磨了半天,决定搞个休闲鱼塘,针对人群就是后者,不过这个鱼塘不仅得水肥,周边风景也一定得好。

他到时候找个养鱼好手帮他照看鱼塘,在不影响鱼生长的前提下他往水里投放了很多观赏鱼鱼苗,这样的话鱼塘里的鱼特别密集,最好能够形成那种一投喂鱼食,鱼群就涌在一起的景观。

一般来说观赏鱼被人饲喂惯了,不会害怕人,垂钓会更轻松,不过观赏鱼也不能吃,钓完以后还是得要求客人把鱼扔回去,如果想要,可以掏钱购买。

想法很美好,但光第一步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符合条件的鱼塘挺难找的,他花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也没有相中合适的。

有次他领着江悦庭在霍启鸣菜地摘蔬菜玩,无意间看到对方自家挖来灌溉的小池塘,产生了个想法。

他打算承包一处风景不错的山地,挖个人工的,不过这个前期投资不算小。

霍启鸣知道他这个想法,和他讨论了很多可能发生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他没法儿分出精力照看那边。

他想想也是,这个想法只能暂时搁置。

不过他还是承包了一处山地,空地周围被竹林包绕,如果真得从中间挖个池塘,环境还是挺不错的。

这两年他一直在选址承包山地,趁着淮城的山地开发还不厉害,趁机囤地,每块山地他都是有规划的,可无奈资金不太够,只能搁置。

不过多亏有老人,他收入的来源大多是仰仗餐馆。

他打算趁着这几年好好经营餐馆,等资金到位了再继续往下开展别的项目。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他还新增了很多菜品,顺便扩大了针对人群,原来因为家教他没法儿总留在店里,他思考再三,终究放弃了当家教,全身心扑在了餐馆上。

两年前他发现附近好像没有一家火锅店,大家要吃火锅得去北城,干脆把三楼装修可下,开了家火锅店。

他装修时就考虑过客人太多的情况,预先规划了很久,最终敲定了一个装修方案——每张桌子不能大,最多够六个人挤在一起,中间过道不算宽,够推车经过就行……

为了不影响餐馆的生意,他将楼上楼下分开了,他请人装了个电梯直达三楼,吃火锅的客人不用在餐馆里进进出出。

不过他不会煮火锅,只好费了很大的劲儿挖来一个老师傅,专门负责碳烤一体式的火锅。

他做了宣传单给店里做了个宣传,南城的住户知道这边有家火锅店,不用再跑太远去北城,纷纷过来尝试。

老师傅的手艺他还是很相信的,果不其然,回头客很多。

刚开始他只请了一个服务员,后来楼上生意太好,只能又请了几个人。

老人最近两年身体不太好,他也不敢让张怀斌太累,干脆让他照看楼上,平时就收收银算算账,监管一下服务员,时不时帮老师傅打打下手……

不过店生意太好也有很多麻烦,周六周日店里来的人非常多,整个店里显得十分拥挤。客人埋怨过很多次,但他们也只能不好意思地赔礼道歉,毕竟他们实在没办法扩大店面,只能如此。

*

“行,好的,那挂了。”和那边聊完温睿挂了电话,他把手机放在了桌子上去厨房倒了杯热水喝。

他皱着眉深吸了一口气,他伸手摸了摸胸口,他今天一整天都不是很舒服,不是身体原因,就是觉得胸口闷闷的,有些压抑。

“咯吱”卧室门被打开了。

江悦庭等温睿等了好半天,见他还不回去睡,只能出来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