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破题(1 / 3)

上海婚姻故事 轻侯 2455 字 4个月前

陶筝在白板上一排排的写,停顿思考时,又转回桌边夹肉吃。

再跟李沐阳聊上两句,灵感又开了,思考又有突破了,又回到白板边继续写。

写上几分钟,间隙再回桌边,来一块儿豆腐,卷上超香的芝麻酱,软弹豆香裹着丰富的料香,缓慢咽下,又想到一些细节剧情,于是再起身到白板边。

李沐阳帮她倒满酒,走到她身边递给她。

陶筝下意识接过杯子,看也不看咕咚喝一大口,手上不停,仍旧奋笔疾书。

这顿午饭于是无限延长,李沐阳不断添汤,直到3点多才停火。

陶筝站在白板前,时不时添些内容,或擦掉重写。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傍晚五点多,陶筝又饿了。

李沐阳于是就着火锅下面条,并煮了俩鸡蛋。

俩人吃完面,李沐阳将餐桌收好,回来时发现白板上字更多了。

陶筝字迹娟秀,但写的急时也龙飞凤舞。

她写完一整板,便用手机拍下来,擦掉再写新的。

“我们设计一个人物,叫‘李想’,他是个关键人物,但可能全剧大多数时候都出现在回忆里。”陶筝想了想,又道:

“我想要拍出电影质感来,画面色调肯定不是悬浮剧那种白花花的样子。”

“嗯,李想,然后呢?”李沐阳顺着她的思路引导她继续说。

陶筝被她问着,一边向他倾诉,一边脑内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开局第一集的标题应该是‘消失的李想’。”

“双关?李想是个年轻人,也隐喻开局时理想的消失?”李沐阳问。

陶筝笑起来,很开心道:

“对的,就是这样。

“李想父母早亡,亲情淡薄,老家的亲戚基本都不联系了。

“因为他不是在这座城市念的大学,所以在城市里他朋友也不多,只有同事和合租的室友。

“某一天,他提辞呈后,就没再到公司上过班。有同事想联系他把一些他留在公司的东西给他,却发现联系不上他了,他电话停机,微信也没有回复,所有线上联系方式,都成了一片不会回应的荒漠。”

说到这里,陶筝又停下,在白板上添了几个词汇。

记录罢,才继续道:

“之后同事找到他家,跟李想的室友接上头,他们发现,李想已经2天没有回家了,这个人像蒸发了,凭空消失。

“紧接着!室友连同同事,一起报了警。

“这个同事,还有三个室友,就是这部剧的主角人物。

“在案件备案后,开始出现无数蛛丝马迹,证明李想应该是死了。”

李沐阳想了想,说:“李想在一天前曾跟室友喝酒,说活着真累,女朋友分手了,父母都已去世,在这个世上没什么牵挂了,也没有未来。

“整天被领导怼,看不到希望,没啥意思。

“同事可能也立即回忆起,曾经李想跟他表现出来的丧气。”

“对。”陶筝点头,“这些回忆里应该展示出这个同事和三个室友的生活,把他们的爱情、亲情、友情和事业,都揉进去。

“而且要有剧情点,去暗示这四个角色说出来的话是有隐藏的。

“比如李想欠了某个人的钱,李想的女朋友可能被同事抢走了,另外两个室友也应该跟李想有利益上的冲突。”

陶筝说罢,李沐阳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个薄荷糖,拨开糖纸递给她,见陶筝吃了,才继续道:

“主线是破案,前期抛给观众的是李想到底去哪儿了?

“然后悬念是,李想是否自杀?

“再有疑点,显示他可能是被杀。

“是不是被杀?是不是被这四个主角所杀?

“之后开始一个一个的怀疑,也一个一个的将这四个人的故事展开。

“他们有的是揣着梦想的沪飘青年,心中有梦想,竭尽全力的去追求幸福。

“也有的是本地土著,他们也有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困扰,迷茫,探寻活着的意义,可能荒唐,看似纸醉金迷,实则伴着痛苦砥砺前行……”

“嗯,我想到一个场景。”陶筝一拍巴掌,眼睛亮的像星星,她不自觉像兴奋的孩子般高声道:

“窗明几净的卧室里,应该是很温馨的环境,阳光很好,从窗外投射到这个角色身上。

“但是与这一切温馨幸福布景相冲突的,是主人公忽然无情由的大哭。

“前期展现他的享乐生活,期间有细碎的真相在里面,就是他的痛苦。铺垫到位了,在他哭泣的时候,情绪就会爆的非常酣畅淋漓。”

“漂亮!”李沐阳伸出手与她击掌,然后另一手递过来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喝。”

陶筝便听话的喝了一口。

“喝干。”他说。

她脑袋里还想着剧情,也没注意到李沐阳的祈使句,顺从的喝干这杯水,将杯子还给他,又将方才两人头脑风暴出的内容记在白板上。

李沐阳将两人的空水杯放在一边,转去烧水。

回来时瞧见陶筝站在白板前推敲一段剧情,他将自己的电脑椅拽过来,拉了拉她手臂,她便乖乖坐在电脑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