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1 / 2)

红楼之穿二代 外乡人 1782 字 4个月前

第一百零七章

太上皇眼角眉梢都带着期待的看着甄太妃在那里声情并茂的说着甄家的委屈,她哥哥的委屈。

整个人阳光明媚,多云转睛。

早年贾家和甄家的当家人都是太上皇的心腹,然而随着老一辈当家人的错误投资和辞世,两家也渐渐的退出了权力舞台。

甄家那边,因为甄太妃的关系,甄应嘉在亲妹妹的扶持下到是立了起来。哪怕才干及不上先人,至少也没落了家里的台子。

而荣国府这边,长子和次子就没一个叫人看得上眼的了。

当然了,这也跟后来荣国公失了圣心有着一定的关系,但谁也不能否认贾家两兄弟确实没什么才干这一事实。

本来太上皇都将荣国府这一脉忘脑后了,不想这两年荣国府那边各种破事不断,叫太上皇倒足了胃口。

如今贾政又仗势欺人行勒索之恶事,若不以此给不乖的儿子一个好看,那他就不是他了。

正瞌睡呢,枕头就送来了。

于是也不管外面大雪如何纷飞,太上皇当即便派人传了当今过来。

可能是太上皇唯吾独尊惯了,就当着甄太妃的面,给了当今一顿排头,然后又勒令当今严查此事。

当今压着心火挨了一顿排头,离开前还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殿中的甄太妃。

离开后,当今先是去了凤藻宫,没叫宫人通报便大步走了进去。元春正在寝殿中抚琴,琴声绕梁,难得的好琴技。

站在殿外,倾听着里面的琴声,当今暴怒的火气渐渐的平息了。这件事情初初看来是后宫女眷与外戚间的磨擦,实际上却是他们父子之间避无可避的冲突和矛盾。

若他此时真的责罚了贾氏...静静的听了一会儿,当今到没将火气使在元春身上,而是又转身离开了。

总有一天,他要做这天下真正的主人。

唯一的。

此时宫中已经下钥,又下着大雪,当今只让心腹太监去打听一回甄太妃近日见了什么人,又做了什么事。其他的事明日再说也不迟。

翌日。

早朝后,当今便将忠顺亲王和宗正叫到了御书房,将昨日自己挨了训斥的事说了,并叫他们立即调查事情原委。

在当今看来贾政就是再蠢,也不可能去撩甄家。别说当今了,就是被叫到御书房的忠顺亲王和宗正也是这么认为的。

除非贾政他疯了。

忠顺亲王是当今的铁杆心腹,而宗正嘛,则是太上皇的人。这件事情虽不是宗室的问题,可也是皇家的事,叫上宗正和忠顺王一块去调查此事,到也合适。

忠顺王与宗正出了皇宫,两人站在宫门外合计了一番便决定先去荣国府问个事情经过,看看贾政怎么说。

两人什么身份排面,自是不需要提前下帖子,但话又说出来了,他们俩也担心临时起意,贾政不在府里,还得叫他们等他贾政。于是便派了长史去荣国府知会一声。

俩人想多了,贾政可不似林如海交友广泛,他被罢官的原由也没有林如海好听,找林如海必须提前打招呼不然找不到人。但想要找贾政,直接去荣国府准没错。

荣国府中门大开的请了当朝亲王和宗正进去,贾政又是客气又是惶恐,最后更是激动到颤栗。他以为他闺女给他挣了什么好处。

可等忠顺亲王将来意问出来,贾政当场就气愤不已的大喊冤枉。

他真没想到甄应嘉这般无耻。

借钱不还,竟然还红口白牙的诬告他。

无耻,太无耻了。

“政有证据。”说完就对忠顺二人拱手,转身大步的去了书房。

从旧年往来的书信里找到当初甄应嘉借银子的那封手书,贾政又在书房看了一遍那信,这才卷着信回了正堂。

将信恭恭敬敬的递上,又当着忠顺二人的面表了一回情。

忠顺接过信,飞快的看了一眼后,见信上所说确实是借银之事,再看那信纸和信封也不是新的。轻点了两下头,便又转手将信递给了宗正。

宗正看过,心里暗骂了一声这都叫什么事,然后又以要拿这封信去对一回笔迹和印章,便与忠顺告辞出去了。

等二人离开,贾政越想越觉得气愤,便按着旧日习惯去荣庆堂找妈妈了。

贾母也是头几日贾政派人南下时才听说贾政借了甄家五万两,这回又听说甄家矢口否认,还倒打一耙,也是气的不行。

当即将她那二儿子没骂出来的国粹骂了一个来回,之后又唤了王夫人和凤姐儿,告诉他们以后贾家再也不跟甄家往来了。

不说甄家那边,就是荣国府这边也将事情想的复杂了。

以他们自负的心态,是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有人专门骗他们的银子。所以潜意识的以为就是甄家出尔反尔,更有甚者就是甄家提前设套既想骗他们的银子,还想倒打一耙,踩着荣国府往上爬。

然而这件事情正在荣国府发酵的时候,贾赦那里也知道了消息,于是他让人去叫贾琏过来,想要让他拿着当初‘甄应嘉’给他的信,去忠顺王府。

你家大老爷还有六万两被那厮借走了呢。

然而相较于上上下下的宅男宅女,荣国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