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 105 章(1 / 3)

红楼之穿二代 外乡人 1958 字 4个月前

第一百零五章

从来没将自己当成贾家外孙的茗妩,坑起自己的外祖家真是毫不手软。

她心里隐隐约约的猜到贾政让人去甄家讨要的银子定是之前被她骗走的那一笔。可这种事情,她能承认吗?

绝对不能呀。

所以这个亏,不是贾政自己咽了,就是甄家那边替她吞了。至于两家会不会就此闹起来,那就闹吧。

我大天.朝的老百姓是从来不会嫌热闹太多滴!

美滋滋的想了一通这事可能有的各种结果,茗妩又猛的想起来,被她一手坑两家的不是她的母族,就是她的父族。

这还真是,肥水不留外人田呢。

嘿嘿,怪难为情哒。

→_→

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无缘无故被人讨债,那就有些个莫名其妙,甚至是无理取闹了。

不敢置信的将信看了三遍,甄应嘉又从书房的暗格里拿出早前贾政的亲笔信件一一核对,确定手中的信是贾政亲笔,上面的印章也是荣国府的没错后,甄应嘉又读了一遍那信。

就贾政的文笔,又能好以哪里。信里的炫耀,自命不凡和高高在上的味道猛烈扑面砸向甄应嘉,直接将甄庆嘉砸出了火气。

贾老二呀贾老二,老子今天才看清楚你的嘴脸。

甄应嘉拿着贾政的亲笔书信,真真是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猛的将手中的信拍在案几上,又大力的将案几上的笔墨,书籍以及一架御赐小桌屏都扫到了地上。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他会稀罕从荣国府贾二借银子?还一借就是几万两,呸,也不打听打听他们甄家是什么家世家底,你荣国府又是什么破落人家。

别看甄应嘉远在金陵,可也听说过荣国府到处张落银子给皇妃盖省亲别院的事了,只是叫甄应嘉没想到的是荣国府竟是用这种方法筹措的银子。

看着端方周正,没想到竟是这么一副得势便猖狂的嘴脸。

甄应嘉气急败坏的在房中踱步,等怒气终于消散了,这才从里间出来,走到中堂,坐下来后,便叫人将荣国府的管事叫进来。

“回甄大人的话,我们老爷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派小的来金陵。若是府上宽裕,还请甄大人将这笔帐消了。”荣国府的管事出京城前,贾政还特意嘱咐了一回。

态度要好一些,不要因为家里出了皇妃就对甄大人不恭。不说甄家宫里还有位太妃镇着,就是没有,甄贾两家也是几辈子的老亲,不可造次怠慢。

其实,这事就跟态度没关系。无论你态度多好,问题的关键都不在于态度,而在于那笔银子。

来讨债的荣国府管事虽然因为元春封妃的事飘了,可甄家不比他处,再飘也不敢放肆。但叫荣国府管事想不明白的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吹胡子瞪眼睛的,咋你欠债的还欠出骄傲自豪来了?

所以你的没办法就是借着皇妃的势,到处讹人?

冷笑了一声,甄应嘉又问道:“你主子即说本官借了银子,那借据何在?可有一并带了来。”

“甄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当初您从我们老爷手里借走那笔五万两银子的时候就没打什么借据。我们老爷想着两家几辈子的交情,不曾多想便痛快借了。”那管事一听甄应嘉这般说,当即就笑了,“如今府里正是用银之际,这才派了小的过来,就想问问甄大人这会儿可凑手了。我们老爷也说了,若是仍旧不凑手,那便罢了。等什么时候甄大人这边有了,再打发人给他送过去也就是了。”

当初不过修书一封,哪里有什么借据。也是他们家老爷实诚,不管不顾的就将那么大一笔银子借了出去。

看吧,这明显是想要赖帐呢。

然而这话听在甄应嘉耳里却又是另一种意思了。

看着面前的什么心思都浮于表面的林家管事,甄应嘉都被这无耻的主仆气笑了。

站起身,然后背过身,看着中堂那幅画凝神思索。

如今的荣国府早就只剩下一个招牌了。而贾政,不过一个被罢官的庶人罢了。这样的荣国府撕破脸并没有什么可惧的。

但是宫里的贤德妃...到是不得不考虑一回。

这口气若是忍下来了,岂不叫人看了他的笑话。

甄应嘉思来想去,最终并没有当场发难,而是眼神阴冷的对那管事说道:“此事我已尽晓,你且先回去吧。至于银子...且待我修书一封,稍后自有人送到府上去,定然误不了你们家的大事。”

那管事闻言,便想到了甄家那位嫁到京城的姑奶奶。以为甄应嘉是要叫那边送银子过府,便也没多想的应声退下去了。

离开甄家后,那管事的又回了趟老宅,在那里逗留了一个昼夜这才起程返京。

而就在他离开甄家后,甄应嘉还真写了好几封信,然后快马加鞭的叫人送到京城。

一封自是送到宫里给甄太妃的,一封是送给嫁到京城的那位甄家姑奶奶的,还有几封自是都能叫荣国府好看的人家。

一番布置安排后,甄应嘉便回了内宅。之后将刚刚发生的事跟甄家老太太和自家媳妇学了一遍。两个甄家内宅的话语人也是气得不行。狠是咒骂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