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 98 章(1 / 2)

红楼之穿二代 外乡人 1838 字 4个月前

第九十八章

茗妩的琴也是黛玉手把手教的,只是技艺纯熟,却也只能技艺纯熟了。

如今茗妩可能是经历的多了,整个人都从里到外的发生了质的转变,指下的琴声也多了些东西。

一边听茗妩弹琴,黛玉还有心思想着如何安置海潮。

那海潮不是一心想要科举入仕吗?

与其留他在京城时不时的跟心肝宝见面,还不如直接将人一竿子支得远远的。

至于怎么将人支出去,黛玉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按着黛玉的要求茗妩弹了半个时辰的琴便又去练字了。

黛玉看了一眼茗妩那笔气势凌厉,笔锋犀利的字,张了张嘴却是什么都没说的去了林如海的书房。

虽不知道这个海潮什么资质,但黛玉却不准备叫她老子见到人了。

毕竟无论什么样的人跟晋小胖一比,都是良才美玉。

一时进了书房,黛玉与林如海行礼。起身时先是扫了一眼自家老子那无奈白憋气的神色,再转头看一眼浑身委屈又不解的晋小胖。

互相折磨也不过如此了。

“正院做了你爱吃的点心,吃个点心再回来。”

林如海见黛玉这个时辰过来,便知道有事要说,长叹了一口气便打发晋小胖去找贾敏了。

晋小胖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虽然笨了些,但他却一点都不傻。知道黛玉是有话要说,便也顺着这个说词出去了。

读书真是太难人了。

这个子,那个子的古人为什么要说那么多的话呢。

唉~

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可在不折腾得筋疲力尽前,是没人愿意承认这一点的。

至少晋小胖他老子就认为他儿子只是年纪小,还没开窍罢了。

这么自信也是没谁了。

等书房只剩下黛玉父女了,黛玉才将来意跟林如海说了一回。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希望他老子帮海潮写一份推荐信,送海潮去京城以外的书院读书去。

问了一回海潮的情况后,林如海又想要见见人,黛玉却一脸同情的看了一眼林如海。林如海抚须的手顿了一下,直接扯断了几根物以稀为贵的胡须。

行叭,他明白了。

思索了一番,林如海便写下了封推荐信,待信干了便装在了黛玉递过来的信封里。

拿了信,黛玉又陪着要如海说了一回话,又劝了一回欲速则不达,因才施教的话。

是夜,回到房间,黛玉将林如海的推荐信递给茗妩。

“……爹爹的一位同窗如今是嵩阳书院的山长,你之前不是说海家的那个哥儿曾在贫困之时帮过你吗。呐,你把这个推荐信给他,就只还他当年的相助之义。”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之上,乃当世四大书院之一,上千年的历史。

去书院读书不光能提高学识见识,还能结交一些人脉。毕竟名校里的同窗,难有落魄无为的。

茗妩打开信,扫了一眼信上的内容,觉得这个人情的利息好重呀。

“这也太,要不还是算了吧?”为了海潮读书的事却叫林家搭人情,茗妩的天平瞬间就偏了。

黛玉闻言斜了她一眼,只叫她送过去。

茗妩见状,也就不再推辞的收了起来。

洽巧转天便是茗妩去海家为老东家复诊的日子,一下马车就见到等在那里的海潮,茗妩笑着步下马车,一边与海潮打招呼,一边往院里走。

不及进入老东家的屋子,茗妩就将那封推荐信递给了海潮。

于是进了屋子,茗妩给老东家针灸,海潮坐在一旁看信。

银针扎上后要等上一柱香才能拔针,所以茗妩点上香后便走过去,坐到了海潮对面。

“怎么样,什么想法?”茗妩接过石榴倒的茶,浅浅的抿了一口,脸上带着全然的欢喜。

在现代想要进入名校都得费一番周折,为了升学率和师资力量,家长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都未必能得偿所愿。

想想现代和古代,再想想这里读书人的竞争就业……所以有个名校入学推荐当真是件天上掉馅饼饼的好事。

“...怎么突然想要给我求这个?”海潮将推荐信放在桌上,转过头一脸温柔的看向茗妩。

“哪里是我,是林姐姐亲自找了林老爷求来的。”她如今连复习的卷子都不做了,因为她不想未来几十年都活在备战高考的阴影里。

大不了就像她老娘当初那般,复读一年呗。

茗妩心中明白,她回现代的契机在她姨妈身上。除非她姨妈恢复记忆或是香销玉损,否则她就得一直在这个万恶的旧社会里做个食金咽玉,纸醉金迷,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大小姐。

→_→

原来是她。

哪怕没见过黛玉,但进京后从林家下人的身上也能看出来黛玉对他的意见不小。

这会儿林家那位大小姐竟然主动给他弄了嵩阳书院的推荐信...目的应该不单纯吧。

想要半路截杀他?

这个念头刚刚浮上心头,海潮就笑了。

如今不能再用江湖人的角度看问题了,他得‘入乡随俗’才可适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