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伯伯,是你啊(1 / 4)

沈雅在厨房的案板上发现了肉和鱼,还有蟹与虾。

她自然知道这是唐建国一早去买来的。

昨天晚上入睡前,他就跟她说了,让她睡到自然醒,家里的菜就交给他,他会准备好。

这些菜,够他们吃两顿了,只不过没有蔬菜。

她也知道,海岛里最不缺的就是海鲜,但最缺的应该就是蔬菜了。

菜场里的蔬菜很贵,家属区里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些菜。

她昨天一路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十有**的人家都种了菜,但也有种花的。

沈雅也想在院子里种些菜。

还有养些鸡鸭。

他们分家的时候,分的那只鸡,已经被唐建国杀了,被她熏成了熏鸡,带了过来。

她曾经也想过,要不要干脆就不杀了,带着活鸡过来。

后来跟丈夫一说,唐建国说这样不方便。

是啊,不方便啊。

不说火车就要一天一夜,从杭城还要转车到三项县,再渡海,鸡在路上,不饿死也会饿瘦了。

还不如杀了,做成熏鸡。

到了海岛,自己买些小鸡小鸭,慢慢养着,几个月后就能够下蛋了。

沈雅对这附近的情况太不了解了。

于是她想到了隔壁的黄嫂子,唐建国曾经跟她说过,有不懂的,就去问黄嫂子。

沈雅便敲开了陆家的院门。

很快,黄嫂子就过来开门了,见是沈雅,忙把她迎了进去。

陆家收拾得很干净,相比唐家院子干干净净什么也没种,陆家却是种了许多的青菜、萝卜,还有爬藤的豆类。

除了蔬菜,还有一株葡萄藤,和一棵桃树。

在院子北首边,还有一个挺大的鸡窝,里面传来“咯咯”的叫声,一看就是也养了鸡。

沈雅夸了陆家的菜地,向黄嫂子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你要买鸡崽?”黄嫂子想了想,“这倒不用去菜场,那里的鸡崽贵,还不一定能买到母鸡。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买的鸡崽,能够保证质量。”

“那敢情好,真是太感谢嫂子了。”沈雅笑着感谢。

黄嫂子无所谓的摆摆手:“这有什么,邻里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忙,何况我家老陆你唐队长是搭档。”

黄嫂子就关了院门,带着沈雅去了一处。

她带去的地方,就在家属区。却原来是一个军嫂家里养了不少鸡,因为养得有些多,鸡蛋太多吃不完,就干脆抱窝孵了鸡崽。

也没有想过要卖,毕竟现在大环境下,也不敢真卖。

但架不住家属区里有不少人想要养鸡,所以大家就会上前以物换物,也有人给钱。

当然这些,军营里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谁想过去举报。

海岛这边的气氛还是不错的,不像外面那样紧张。

特别是近几年,就更加宽松了。

还有军嫂偷偷地出去卖菜卖鸡蛋呢。

虽然大家男人的工资高,但很多军嫂却没有工资,家里孩子一多,生活质量就直线下降了,可不就得想办法赚点外块了?

这位卖鸡崽的军嫂姓刘,刘嫂子家里养有十几只母鸡。

还好是在海岛,如果在外面,养这么多鸡,早就被举报了。

“妹子,你要买几只?”刘嫂子打开了她家的鸡窝,将一窝的毛绒绒捧了出来,至少有百只。

沈雅看得目瞪口呆?

她咽了咽口水,问刘嫂子,家里养这么多鸡,没事的吗?

她刚从农村过来,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还以为跟乡下 一样,一家最多只能养四只,养多了就会被举报。

刘嫂子还没回答,旁边的黄嫂子道:“怕啥?我们这没人管,我家还都养了十只呢。”

她家四个小子,个子串得快,每天都得补营养,肉票没那么多,可不就得拿鸡蛋补了?

沈雅见黄嫂子真的不在意,那个刘嫂子也一点也不在乎,就知道这个在花田岛上是没有问题的。

就放下心来,想了想,就问黄嫂子:“我如果选二十只,应该没问题吧?”

黄嫂子:“那有什么问题?二十只我都觉得少了,这鸡崽也有折损率,我当初养了三十只,最后只留下来十只。”

没有说的是,其中有五只是公鸡,被家里宰了吃了。

沈雅想了想,还是先养二十只,不管有没有折损率,都先养这些,等以后想养了,可以再买。

刘嫂子问她要母的还是公的,沈雅惊讶,这都能看出公母来?

刘嫂子:“我从小就养鸡,对鸡比较了解。”

沈雅也就没有再问,想了想,也不能全部都是母鸡,她其实也想养几只公鸡的,到时候好抱窝。

就选了十五只母鸡,五只公鸡。

后来黄嫂子告诉她,刘嫂子确实厉害,是真的能看出公母来,不过也不是百分百的,准确率在百分之八十。

到时候有可能会多出几只公鸡来,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沈雅不只买了这二十只鸡崽,后来又买了十只鸭崽。

鸡都买了,多些鸭,又何妨?

岛上什么最多?肯定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