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长不大咯(1 / 5)

康熙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指着百岁对皇太后笑道:“你不知道,这小家伙刚刚还跟升官的臣工一起谢恩呢。朕竟不知,是为这茬?”

自己给自己升官, 可还行?

皇太后笑问:“没给皇帝添什么麻烦吧?”

皇帝听政那么严肃的事情,一个小娃娃跑去捣乱,是有些不妥。

康熙却摆摆手不以为意, “若为这点子小事,他们就敢置喙什么, 朕这这四十多年皇帝不白当了?”

百岁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她还在关心:“皇玛法给岁岁, 升了什摸官呀?”

一句话, 又引来两位长辈的哈哈大笑,给百岁升个‘官’,对康熙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他之前还想给百岁一个和硕公主身份的。

“给你升为郡君好不好啊?”康熙笑问。

“好呀好呀!君君~比县主、好听。”百岁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差别和含义,好听就够了。

康熙是应下来了, 不过不能这么儿戏,而是把办运动会的功劳加在她身上,相信忙前忙后的胤禩也不会介意的。

此番郡君的封号授下,百岁又收割了一波的恶意值, 系统001表示很满意, 果然抱紧最高统治者的大腿是最明智的选择!

……

百岁去畅春园转了一圈,回来就升职加薪了, 胤禩本该高兴,但想起胤禛说过的话,反而担心的成分更多了。

此时已是五月下旬,康熙已定下过几日巡幸塞外的事宜, 他见皇太后近来身子康健,有意奉她仪驾回乡故地重游,顺便带上福星百岁。

这是上辈子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上辈子皇玛嬷身子骨没如今这般好,长途跋涉可折腾不起。

可康熙一提出有意带上百岁,胤禩立刻就以她年纪小回绝了。看康熙有点不太高兴,胤禩才说了元机大师说过的话。

康熙一怔,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此话当真?!”

胤禩:“是元机大师让四哥代为向儿臣转达的,应当错不了,但等儿子再去寻那元机大师,他却已是云游去了,没个三年五载的回不来。”

“胡说八道!”康熙气得拍桌,“那元机莫不是个江湖骗子?”

康熙也信佛,但他没见过元机大师,没跟对方论过禅,不知道他有无真本事?但光从对方道出百岁命不久矣,却又见死不救这件事,就让康熙觉得他不是什么正经高僧了。

胤禩也希望对方只是一个江湖骗子,奈何现在无从求证了,却也没法把他的话当个屁放了,因为,上辈子这元机大师威望还是挺高的…

所以,还必须对百岁的性命安全看得更加紧要。

康熙也是这么想的,他打消了带百岁去草原避暑的念头,立刻命人去传来胤禛,仔细询问元机所说之话,打听他的佛法造诣、声望和为人。

胤禛全都小心谨慎地答了,答完之后,却是给了胤禩一个‘你坑我?’的眼神。

胤禩无辜地耸耸肩,他只是实话实说啊。

康熙问完胤禛后,心里更加不安了,他想了想,对胤禩道:“朕拨几个护卫给岁岁,再让梁九功找几个伶俐的宫女太监给她。”

尽管岁岁已经有了‘奥特曼’四人组护卫,胤禩对康熙给的人也不拒绝,“儿臣多谢汗阿玛隆恩!”

康熙能给岁岁的,必是挑最好的、最适合岁岁的。只要是为了岁岁好,他全盘接受。

……

康熙离京之前,索额图带着全家回吉林老家了,除了赫舍里皇后这一房。

毕竟是元后的母族,又是太子的舅家,如今康熙与太子关系回暖,自然不会在明面上让元后和太子难堪。

只是常泰被明升实降地调往盛京任职,常海则主动请缨,随新上任的荆州将军莽喀去荆州,训练军旅。

京城的赫舍里府邸,只剩下女眷和幼子。

此事一出,举朝震动!

所有人都懵了,索额图什么时候乞请告老还乡的?!

万岁爷怎么就允了的?!

难道不怀疑他狼子野心,是有什么别的阴谋诡计不成???

但无论如何,不明所以的大多数人,还是幸灾乐祸的居多。

这里面有太子早年得罪的人,有支持其他皇子的人,有纯粹就是看不惯太子和赫舍里家因为元后而显贵的人。更多的,是那些担忧太子有朝一日登基,他们的利益会受到严重损害的贵族和大臣们。

这些人一时间颇感大快人心,同时,全部自以为是地推算出,太子在万岁爷心中,已然大不如前、可谓失望至极。

于是私底下,不少人蠢蠢欲动。毕竟康熙已是知天命之年,身体也不算十分健朗了。

早些年看好八阿哥胤禩、并被他拉拢与他交好的贵族和大臣们,甚至不约而同开始物色新的支持人选,以保证新君继位后,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在这样暗流涌动的情况下,康熙帝巡幸塞外所带的皇子,就格外受人关注了……

六月底,康熙御驾巡幸塞外,并没有带上岁岁,皇太后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