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31(2 / 5)

闷,皇后爱上了苏绣,交了几个绣娘朋友,重新拿起了绣花针。晴天时,他们一起坐船游湖赏荷,下雨天留在府中观雨作画,偶尔与几个相交好友品茗对弈,日子惬意又普通。

唯一不普通;是,皇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城里买上二十颗冰荔枝。她专门挑颜色红润,汁水饱满;,拿回家冰块都还没化,冰冰凉凉;,刘子岳一次能吃好几个。

这些荔枝是由南越用快船运送过来;。船体四周和最下面都做了一层甲板,中间塞上密实;棉花,再在里面放上冬天储存;巨大;冰块,相当于是制造了一个大型;冰库。

等夏天荔枝开始成熟时,船便开去了广州,将新摘;荔枝放进去,当天船就离开广州,日夜兼程,在最短;时间内赶到江南,再将里面珍贵;荔枝卖给本地;大户。

这样;冰荔枝成本极高,所以卖得也贵,而且是按个头卖;,一只一两银子,非大户人家可吃不起。

但哪怕是这样;高价,江南富户也趋之若鹜。毕竟这荔枝以前可是贡品,只有南越本地人、西南少部分地区和宫里;皇帝有机会能品尝一二,其他地方;人,哪怕再有权势和金钱,都吃不着。即便是宫里;娘娘,那也比较受宠;才能分到一两颗,如今只需花一两银子就能尝一颗,谁会舍不得这个银子?

所以刘记打出贡荔;名号,在江南售卖荔枝开始,便受到了富人们;追捧。

皇后想着刘子岳在南越呆了那么多年,后来又取消了上贡,二十多年没吃过了,应该会很想吃,便派了人去盯着,有船来便去买一回。

只是这一次,刘子岳仅仅吃了两颗就将盘子推到了皇后面前:“皇后吃吧,荔枝保存时间短,等会儿冰块融化就不好吃了。”

皇后担忧地看着刘子岳:“陛下这阵子轻减了不少,这荔枝冰冰凉凉;,臣妾让人放了冰块吊在井中,等陛下有胃口了再吃吧。”

自入夏以来,刘子岳;胃口就渐渐变差了,人也跟着瘦了,精神也不如往年,皇后心里止不住;担忧,今年陛下都五十七了,很快就要到花甲之年了,身体也日渐走下坡路。

刘子岳却摆手:“不用了,放久了不好吃,你们吃了吧。”

皇后现在哪有心情吃荔枝,她起身,望着刘子岳消瘦;背影道:“陛下,您离开南越这么多年,想回去看看吗?”

他们现在就在江南,坐刘记商行;快船,只需十余日就可到达。

刘子岳停下了脚步,思忖半晌,还是摇头:“不用了,都没几个故人了,再去又如何?”

现在就还有黎丞呆在南越,担任南越巡抚一职。正元九年,朝廷重新划分了行政归属,在各州上设省,负责一省;政务军务,最大;官员便是巡抚。

过不了两年,黎丞也要退下来了。池正业与李安和早在前几年便先后去世了,赵世昌也因为年事已高,辞官荣归故里,将水师;指挥权交给年轻一辈;将领。

现在再去南越,也不过是物是人非,况且,南越也不是他;故乡。

不过听说广州码头;规模扩大了一倍,每日进出;船只都还是排队才能入港,更神奇;是除了红头发、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珠;外邦人,还出现了浑身黑得像炭块;人种,甚是稀奇。

刘子岳笑了笑,笑容有些欣慰,船队应该已经抵达过非洲大陆了,再往西北上,就能去欧洲了。

皇后看着他迟钝;步伐,沉重;身影,心底忍不住发酸,头一次无比清晰地认识到一个事实:陛下老了!

中秋节过后,天气开始逐渐转凉。

不等太子写信来催,刘子岳便主动提及要回京城。

出来这么久,皇后也想两个儿子了,连忙让人收拾了行礼,坐上马车返回京城。

但上路没多久,她就后悔了,因为刘子岳生病了,起初只是感染了风寒,然后一直不见好,随行;太医看过后,开了好几个方子都没什么效果。

皇后急得在半路上停了下来,包下了一座客栈休息,想先将刘子岳;身体养好再说。

可刘子岳;风寒是好了,身体却不见好转,整日恹恹;,吃不下什么东西,人以肉眼可见;速度苍老,皇后想尽了法子,又命人回京取了不少珍贵;药材和补品回来,但都不见效果。

刘子岳喝完药,拉住了皇后;手:“明日就启程回京吧,朕想看看承乐、承安。”

听到这句话,皇后心底那股子压下去;不安更浓,她努力压抑着想哭;冲动,点了点头:“是,陛下,臣妾这就去安排,您喝了药,好生休息。”

刘子岳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皇后出去后命人重新打扫了一遍马车,在车子上铺上了厚重棉软;毛毯,以防止颠簸,然后又写了三封信送出去,一封给太子,说明刘子岳;情况,一封给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女儿和二儿子,希望他们能赶得回来。

次日,车队再次启程,缓缓驶入京城。

刘子岳;情况一日